灵动的小狗、开朗的“爱因斯坦”、勤劳的清洁工……8月18日,在北京开幕的第七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机器人最新成果纷纷亮相。
2022年8月21日,北京,2022 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在北京举行。图源:视觉中国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多年来,我国通过制定产业规划、激励技术创新、培育应用场景、优化市场环境等举措,已使机器人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目前,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已在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里得到应用。我国成为了全球机器人的最大应用市场,并将逐步迈向高端应用市场。2021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大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
创新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调研时强调,党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格外重视自主创新,格外重视创新环境建设,努力提升我国产业水平和实力,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制造强国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本届机器人大会上,智能加油机器人、智能仿生江豚、智能咽拭子采集机器人等机器人备受关注,农业机器人和智能插秧机、智慧农场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十年来,机器人科技领域的创新俨然成为我国全面创新战略布局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机器人发展贵在共创共享、重在共商共赢。近年来,中国主办和参与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国际性会议,不断加强同各国科技界、产业界的合作,使机器人科技及其产品更好地为推动经济发展、造福人民服务。正在荷兰世园会展出的“中国竹园”主展厅里,三台机器人穿梭其中“笑迎八方来客”,既提供导览讲解、娱乐互动、防疫信息播报等智能化服务,也向世界传递中国AI。在刚刚结束的迪拜世博会上,和平友好使者熊猫机器人优悠已为中国馆提供超过1000场次的接待导览服务,其中超过165场是来自阿联酋、奥地利、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等45个国家和地区的政企商界嘉宾及VIP参访团。如今,各国协同创新、多学科融合共赢已经成为全球科技界、产业界的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机器人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是世界各国抢滩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机,中国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在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的同时,与各国科学家和企业家携起手来,共同推进机器人科技创新发展,为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积极贡献。(尹贵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