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地评线】南方网评:坚决根除“不见面治理”综合征

2022-03-15 10:31 来源:南方网 郭雪营

  信息化时代衍生出一些脱离群众的新苗头:有的基层干部不善、不愿、不屑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安排工作习惯微信吼吼、处理事情经常电话问问、了解情况依赖表上看看。这种不良风气被一些干部自嘲为“不见面治理”,值得警惕。

图源:人民视觉

  现实中,“不见面”常常会导致“不治理”。比如,有的村干部白天到村里,晚上回县城,有事就回村,没事就不回,与群众的关系从“鱼水关系”变成了“蛙水关系”。长此以往,可能会滋生官僚主义,导致干群之间变得疏远,甚至产生冲突。

  一些干部习惯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了解情况靠汇报、安排部署用电话、考评工作看报告,上网代替下基层,虽然能提高工作效率,但了解到的基层民情不鲜活、不真切,有时只停留在大概印象上,甚至出现想当然的情况。了解情况时差之毫厘,制定政策时脱离实际,推动落实时就会谬以千里。

  不可否认,“不见面审批”“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等新治理方式,的确提高了效率、便捷了群众,但这也容易导致基层治理的不精准。画面不能代替见面,电话不能替代对话,微信也不能包揽所有。比如,有个村近2000人,在微信群里的只有500人,加之不少老年人不用智能手机,经常出现通知不到位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见面治理”及时跟上。

  “不见面治理”危害巨大,不仅会疏远干群关系,也会降低基层治理效率,甚至酿成干群冲突。所以,必须找准病灶,坚决根除。

  要根除“不见面治理”综合征,就要在心理上贴近群众、在感情上敬畏群众、在行动上服务群众。基层党员干部身在基层,与群众直接打交道,更要注重贴近群众、关注群众、关心群众。要敬畏群众,时刻牢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善于拜群众为师,广泛汲取群众智慧。面对群众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诉求不断分化的新挑战,要主动融入基层,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赢得群众认可。

  基层治理,事关群众福祉。不管技术如何进步、手段怎样创新,干部都须臾不能脱离群众。要和群众再亲一点,服务群众再精准一点,用心用情用力答好基层治理这道必答题。(南方网郭雪营)

编辑:王沛容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