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和乡村基层任教。9月2日起,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工作启动,笔试将于10月29日举行。数据显示,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十年前的17.2万人次跃升至今年的1144.2万人次。与此同时,相关政策正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走进基层、走上教师岗位。
基层是广阔的天地、驰骋的舞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作为全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库,鼓励、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教,不仅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民生工程,也是充实基层教师队伍的现实需要,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进一步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教育兴则乡村兴,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拓展乡村振兴人才来源,多措并举吸纳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教,为基层教师队伍注入源头活水,是当下必须答好的考题。
图源:视觉中国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中,嘱托学子们“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这让无数大学生心中的“基层教书梦”更加坚定。近年来,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教,各地各校采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政策引领、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加大特岗教师培训力度等,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教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维持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相对平衡,也要持续加大保障性住房、绩效工资、编制保障、职称评审等各方面政策的落实力度,不断改善基层教师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千方百计解决好基层任教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把“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落实在实际办法和措施上,让他们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要加大表彰激励力度,完善表彰激励制度,深入挖掘宣传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教的先进典型,发挥好典型的标杆作用、榜样的看齐效应,增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获得感,帮助他们全身心投身基层教育事业,在孩子期待的双眼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中演绎绚烂人生,为“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写下一个个动人的奋斗故事,让火红的青春在基层任教中熔炼闪光。(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