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一届政府的工作,就是要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施工图,与全国人民一道,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在回答新一届政府施政目标时,李强总理铿锵有力地说道。
图源:新华社
释放更炙热民生“温度”。群众利益无小事,一点一滴见初心。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亲自带领干部群众开挖“红井”,让百姓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这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实则是关乎沙洲坝村群众吃水问题的“大事”。正如李强总理在此次两会上强调的:“客观地讲,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GDP增长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由此说来,政府的每一项工作都要考虑到老百姓的实际感受,既要用真招、实招解决群众的所急、所难、所愁、所盼,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又要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让群众吃得更好、穿得更美、住得更舒适、行得更便捷,在增进民生福祉的实践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彰显高质量发展“成色”。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富强,不仅需要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需要经济质量的提升。这次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此,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做强做优制造业,构建系统完备、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让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同步提升,推动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22年突破120万亿元;7亿多人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起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45年来,我们依靠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来”,让这个近代以来矢志伟大复兴的民族,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前进道路上,改革开放并未“收缩”,我们仍然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奋进新征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催人奋进。只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实见效,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谱写新的时代华章、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安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