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莫让流调信息泄露成为防疫阻碍

2021-02-05 09:51 来源:南方网 徐美林

  成都确诊女患者被蔑称为“成都夜店毒瘤”;天津一密切接触者手机被“打爆”;沈阳1号病例至死网络责骂声仍旧不断……从去年冬季全国各地相继发生散发或聚集性疫情以来,流行病学调查(以下简称流调)报告泄露事件也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已经如此揪心,但因为流调信息泄露造成的网络暴力事件更让人痛心。这不仅让本就被病毒折磨的患者又饱受精神的次生伤害,也会引发群众的担忧和顾忌,为流调增加新难度,为防疫增加新隐患。

  所谓流调,就是通过调查患者接触情况、活动轨迹等内容,为判定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措施、划定消毒范围等提供思路,第一时间提醒群众注意防护、引导各方采取防疫行动,避免出现聚集性传播。这本是快速斩断疫情传播链条的有力之举,但由于流调信息涉及内容较广、参与人员众多、发布流程复杂,各个环节都存在信息“缺口”。流调工作人员用微信交流、核实、汇报信息时的无意传播,部分键盘侠用“吹哨扩散”“行为正义”做保护伞时的有意转发,都导致流调报告发酵为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不仅让患者的尊严和隐私受到践踏,在病情蹂躏和精神伤害中苦苦挣扎,也让不少人开始对提供个人信息顾虑重重,影响了国家防疫工作的有效推进。

  同心战疫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主旋律,流调信息泄露带来的网暴则是其中的“杂音”。群众对疫情传播有焦虑、有恐慌本无可厚非,但这种情绪不该成为对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个体攻击、侮辱谩骂的“挡箭牌”。这些患者配合流调,毫无保留地提供相关个人信息,是为了阻止疫情的传播。感染已经很不幸,他们更期待的是温暖的鼓励和各方的帮助,而不是诽谤中伤和恶意伤害。当下,病毒仍在伤害我们的同胞,病毒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只有消除主旋律中的“杂音”,才能以强大合力筑牢战疫的防线。因此,面对疫情形势和流调信息,我们都应该少一些盲目“吃瓜”,多一些理性敬畏;少一些子虚乌有的猜测,多一些尊重与关爱;少一些添油加醋的描述,多一些对网络空间规则的真诚守护。这是善待他人,也是善待我们自己。

  当然,流调信息频繁泄露,更暴露出各地疫情防控能力和社会精细化治理水平存在诸多短板。患者的坦诚相待,换来的应该是必要信息的有力引导和隐私信息的严格保护,而不是“隐私成谈资”、身心双摧残。流调信息泄露本质是公众知情权和个人隐私权的天平失衡,本轮疫情中北京和上海采取的“只提轨迹不提人”的流调报告方式则很好地维持了二者的状态,是值得全国借鉴和提倡的有益做法。相关部门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防疫工作,把握好信息披露的分寸,守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防线,打造“密不透风”的流调全流程。从统计到采集,从汇总到披露,确保信息的“脱敏处理”,严防数据泄露和滥用,以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严格控制的采集范围、过手有责的体制机制和积极作为的依规处罚,让流调信息不“裸奔”,有效保护好患者的身心健康。当参与流调工作人员有了强烈的保密意识,当流调工作制度体系变得更加规范,当地方执法不再“雷声大雨点小”,流调工作才能真正在蛛丝马迹中拨开感染和传播的迷雾,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守护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与安全。

  我们的敌人是病毒,而不是被病毒感染的人,莫让流调信息泄露为病毒的扩散一路亮起绿灯。彼此理解、彼此尊重、彼此善待,把可能存在的流调信息漏洞一一堵牢,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以共同的信念和力量,彻底驱散疫情的阴霾,拥抱阳光灿烂的明天!(南方网徐美林)

编辑:曹晓静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