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 书写好于预期优秀答卷

2021-01-28 09:51 来源:南方网 李建

  得益于就业优先政策的全面强化,2020年的就业形势逐季好转、总体稳定、好于预期。总结而言,可以概括为三个“稳”:就业大盘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失业水平逐步回落,12月份与上年同期持平;重点群体稳,截至2020年末,农民工外出规模基本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20—24岁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员失业率与上年同期持平;市场供给稳,从“最缺工”100个职业看,四季度的招聘需求人数增加至141.8万人,环比上升明显。

  就业关乎社会大局,既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又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冲击,就业压力大增。面对线下招聘受阻、就业市场热度降温、劳动者求职不托底等状况,我国系统部署强化稳就业“新政”,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全力稳定就业大局。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多变、国际经贸环境趋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风险挑战交织叠加情况下,2020年就业形势逐季好转、总体稳定、好于预期,成绩来之不易。

  经济持续恢复为稳就业提供“强支撑”。经济好,就业才能更稳。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率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恢复经济正增长,走出一条先抑后扬的“微笑曲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能,为就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揆诸当下,虽然当前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仍然较大,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而且正在显现。展望2021年的经济形势,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有利因素较多,我国经济有基础也有条件延续稳健复苏态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将成为就业增长的“稳定器”。

  释放政策红利为稳就业激发“新活力”。面对稳就业任务异常艰巨繁重的情形下,党中央把就业放在“六稳”“六保”首位,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诸如减税降费力度空前,“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鼓励创业创新,支持发展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分类精准施策,强化兜底保障,为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提供了坚实支撑。2020年2月至年底,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3项社会保险共为企业和个人减负1.54万亿元;全年共向608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1042亿元,受益企业户数为2019年的5倍;全年共支出就业补助资金和专项奖补资金1000亿元……一次次暖心服务,送岗位、送政策,为稳就业筑牢民生底线。

  强化服务培训为稳就业构筑“防火墙”。优化就业服务和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力供求匹配效率,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举措。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开展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52个未摘帽贫困县加大线上免费培训开放力度……从国家到地方创新开展不间断的就业服务,比如,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上线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网站,旨在联通全国的就业服务资源,向高校毕业生提供不间断常态化的就业服务,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也缓冲了失业风险。一项项技能培训,帮助劳动者掌握新技能,为稳就业构筑“防火墙”。 2020年,仅贫困劳动力培训就达270多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更多劳动者掌握新技能,打开幸福生活的大门。(南方网李建)

编辑:曹晓静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