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菜篮子”,事关大民生。肉、蛋、奶、菜等“菜篮子”产品,是重要的民生商品,每每临近过年,其供应就会备受关注。最近,全国多地遭遇极寒天气,物资供给再次成为了热点话题。
“菜篮子”产品。图源:徐培钦/视觉中国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压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各地也在做好价格监测预警的基础上,从供需两端齐发力,加快建立健全保供稳价的“四梁八柱”。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菜篮子”产品总量充足。从供应量上看,全国蔬菜主要品种长势正常,面积产量均有所增加。数据显示,11月下旬在田蔬菜面积8241.5万亩、同比增加140.2万亩,产量2414.2万吨、同比增加65.3万吨。水果产量处于高位,生猪生产仍在增长。从品种上看,当前,“菜篮子”产品花色丰富,能够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在做好生产的基础上,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顺畅流通,加强产销衔接、畅通运输配送、保障终端市场“微循环”顺畅。因为“菜篮子”产品易腐难存,需要快速从产地运到销地、从田头送上餐桌,否则将面临较大损失。只有制定便利化措施,提高流通效率,才能切实降低流通成本,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平稳。
保供应就是保民生,稳物价就是稳民心。“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稳不稳,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小账本”,也牵连着经济运行的“大账本”。物价稳定了,家家户户的小日子才能更安心,国家的大发展也才更有底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压紧压实责任,强化统筹协调,全力保障供应、保安全、保质量、保服务,才能守护好百姓的“菜篮子”,让群众更安心更舒心。(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