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2月1日通报3起疫情防控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通报指出,一些地方违背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要求,不深入研究、盲目决策,不顾实际搞“层层加码”“一刀切”式落实,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要求必须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新风正气,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发生在黑龙江省的3起疫情防控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见之让人惊讶,闻之让人可笑。按说,我们已经有了全国范围疫情大考中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成功做法,也有卫健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要求,不至于在局部疫情反弹时应对失措、自乱阵脚,把“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方针抛诸脑后,对上级要求“层层加码”,大搞“一刀切”,乃至歪招频出。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维模式和做法,看似认真,实则敷衍;看似严格,实则乱为;看似负责,实则懒政。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貌似果断的决策掩盖脱离实际的臆断,是战“疫”中的反面典型。结果要么造成不良影响,要么引发恐慌情绪,影响当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要么给疫情防控带来重大隐患。给予有关责任人诫勉谈话、作出书面检查、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教训深刻,应当汲取。
其实不惟上述一省三地,不少地方或多或少都有过“层层加码”和“一刀切”的苗头。有的地方违规封路堵路、强行截车劝返、责令停产停业。山西多地对所有河北车辆一律劝返,甘肃要求所有来返人员须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等。这些一封了之、一关了之、一停了之、一禁了之的简单做法,都与中央分级分类管控要求南辕北撤。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就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发出《通知》要求,疫情高风险地区群众均应就地过年、中风险地区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低风险地区倡导群众就地过年。“均应”“原则”“倡导”,就是高、中、低风险地区群众出行时应当遵守的圭臬。1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提出“六不准”: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不对返乡人员实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措施,不对低风险地区跨省流动到城市的非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不对省域内低风险地区返乡的非重点人群查验核酸检测证明,不对省域内返乡人员进行居家健康监测,不得随意延长居家健康监测期限。由此可见,所有返乡防疫政策中出现的“层层加码”“一刀切”现象,不但是一种懒政行为,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防控疫情是一件很细致的工作,确实劳神费力,需要有倾情的付出,需要有扎实的工作,需要有周到的管控,需要有具体的措施,但就是不能自行其是、任意加码。那样做虽省心,却会给返乡人员制造麻烦,人为增加社会矛盾,必须坚决制止,必须彻底纠偏。各地既要压紧压实责任,也要科学精准防控,更要加大整治力度,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工作,对“一刀切”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来个一刀切,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纪律保障。(南方网雷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