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最高层次的空间网络,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规划纲要》把握“综合立体”的内涵,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人民、服务基层、统筹融合、优化供给、集约绿色、智慧创新、安全第一的原则,实现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宜空则空,具备覆盖国土、连通全球的能力,是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指导未来30年我国综合交通发展的顶层设计,将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推动交通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作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比如综合交通网络布局仍需完善,结构有待优化,互联互通和网络韧性还需增强等等。国内国际新形势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推动交通运输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发挥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扩大循环规模、提高循环效率、增强循环动能、降低循环成本、保障循环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包括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的主要通道和节点,是一张布局完善、规模合理、结构优化、资源集约、衔接高效、互联互通的海陆空骨架网络。其中,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最为关键的线路构成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成为全国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以及连通国际运输的主动脉,是支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主轴线,也是各种运输方式资源配置效率最高、运输强度最大的骨干网络。《规划纲要》明确,加快建设“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将重点区域按照交通运输需求量级划分为“极、组群、组团”3类,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作为极。在4极之间,布局6条综合性、多通道、立体化、大容量、快速化的交通主轴;在极与组群、组群与组群之间,布局7条多方式、多通道、便捷化的交通走廊;在极或组群与组团之间、组团与组团之间,布局8条交通通道,这将有利于打造我国综合立体交通协同发展和国内国际交通衔接转换的关键平台,充分发挥促进全国区域发展南北互动、东西交融的重要作用。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规划纲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南方网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