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并于近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有关情况。
2018年9月,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3年来,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在全国各级调查机构和调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三调”工作克服地方各级机构改革和新冠疫情带来的困难,圆满完成了调查任务,取得了重大成果。
调查数据的真实准确是“三调”的生命线。从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国务院“三调”领导小组多次研究部署,到自然资源部精心组织实施,再到县级初始调查成果平均经过了7轮“检查—反馈—整改—再检查”的核查整改;从充分利用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无人机等技术,到全面应用“互联网+调查”新机制,再到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先后开展4轮“三调”专项督察.....这一系列“组合拳”,为确保“三调”数据真实准确提供了根本保障。正如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的第三方数据质量综合评估结果显示,调查误差均满足设计控制标准,认为“三调”数据结果可靠。
“三调”成果丰硕,摸清了“家底”,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耕地12786.19万公顷、园地2017.16万公顷、林地28412.59万公顷……“三调”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一次重要的基础国情国力调查,不仅仅涉及生态文明建设,而且关系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一系列自然资源条件、国情国力的基础判断。一方面,从生态资源保护的角度来说,只有全面查清全国林地、草地、湿地等生态用地状况,我们才能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界线,有效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的管制;另一方面,从经济高质量发展角度来看,通过摸清各类用地状况,将为更好地优化国土开发的格局提供依据。(南方网安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