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于8月23日正式启动,主题为“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一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如约而至,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指引公众在生产、生活和消费等活动过程中节能降碳,不断增强人民的“资源意识”、“节能意识”和“环境意识”。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以更大力度实施节能降耗,不断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不仅有助于缓解能源供应保障压力,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较快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可避免透支未来的战略资源、环境空间和发展潜力。“十三五”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降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助力建设美丽中国、共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了坚实支撑。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更受关注。疫情启示我们,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多项研究表明,节能和提高能效是当前和未来近中期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主要途径。“十三五”期间,我国通过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为遏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十四五”崭新开局,我国还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也展现出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形象。
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让我们行动起来,做节能减碳的实践者、示范者、传播者。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理念,并贯穿于日常运营管理中,坚持“低碳办公、绿色运营”,例如提倡双面打印、科学合理使用电脑、进行会议碳中和等,从办公用水、用电、用纸等方面多管齐下,有效降低办公能耗。对于个人来说,应在日常衣食住行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带头学习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政策,了解、接受、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节约能源、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意识,养成绿色办公、低碳生活的好习惯,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人,引导更多人主动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中来,让绿色、低碳生活走进千家万户,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南方网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