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古特雷斯指出的、全球疫苗分配存在严重不公平、不平衡现象,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已向53个提出要求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大道不孤,大爱无疆。”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携手抗疫上不遗余力地贡献力量,对外提供和援助疫苗的脚步没有停歇,为世界各国战胜疫情贡献了中国信心、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一段时期以来,疫情在全球蔓延,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技术创新,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疫苗。疫情没有国界,国际社会唯有守望相助、团结协作,人人得到有效防护,才能共同迎来这场人类抗疫斗争的最终胜利。正如谭德塞所说,抗击疫情“必须从一个全球大家庭的角度出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始终是国际合作战胜疫情的坚定倡导者和自觉践行者。从主动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到迅速分享部分毒株全基因组序列,从研制成功快速检测试剂盒到积极开展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真正体现了公开、透明、负责。中国同世界携手应对疫情,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抗疫情树立了标杆。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郑重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大国担当。
促进疫苗公平分配,中国一直在行动。疫情暴发后,中国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同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保持密切沟通,加入了“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和世卫组织发起的“全球合作加速开发、生产、公平获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议,争分夺秒研发疫苗,以挽救更多患者。从东南亚到中东,从拉美到非洲等等,中国的抗疫“朋友圈”越来越大。实践证明,中国多支疫苗研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中国并没有独享,而是对一些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给予无偿援助,多个国家也相继采用中国疫苗,为实现疫苗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以实际行动履行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庄重承诺,为全球战疫注入强大动力,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相互依存、彼此影响,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当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也在增加,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暗流涌动,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精神,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理念超越了超越了狭隘的门户之见,摒弃了丛林法则,也反对搞强权独霸、消除零和博弈,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有助于世界共赢。中国倡导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促进疫苗公平分配,也将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无论是当前抗击疫情,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必将获得广泛认同,进而造福于全人类。(南方网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