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家庭关系、代际关系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新媒体的“聚光灯”下,代际差异和冲突容易被放大,需谨记相互理解、彼此包容才是代际沟通的不二法门。
图源:视觉中国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代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缩影,不仅影响着个人幸福、家庭和谐,也影响着社会稳定。每一代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接受的教育以及人生经历不尽相同,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必然存在差异。是否考研考公,网络主播、短视频up主等新业态难以被理解,幼儿如何抚育……在学习、工作、生活等问题上,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交流沟通往往不是那么顺畅,谁对谁错、听谁的、谁说了算似乎也并无标准答案。特别是随着数字化进程加快,拓宽了各年龄群体的表达途径和方式,生活中的代际冲突逐渐向线上扩散,这也凸显了建立良好代际沟通的紧迫性。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代际沟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不同代群由于文化素养、融入能力以及交际网络的差异表现出明显的数字代沟,青年一代成为了数字“原住民”,而年长一代反而成了数字“移民”,这为代际沟通带来了许多新挑战。比如,有的子女常吐槽自己的父母爱在社交平台上转发虚假的权威文章、杜撰的名人语录,甚至容易轻信网络骗局屡屡上当受骗。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面对面交往情境,虚拟与现实交互共生,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碎片化、媒介化。“云陪伴”“云管理”“远程照料”等新模式不断涌现,能够帮助人们缓解情感孤独,实现有在场感的实时亲密沟通,丰富了代际沟通方式,有助于改善代际关系。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父母和子女相比,接受新事物和理解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常常显得慢一拍,这需要后辈多一些耐心交流,在文化、技术等方面数字反哺年长一代,提高其知识素养和媒介素养,努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此外,要把父母放在对等位置坦诚交流,在日常聊天时要避免线上冷暴力,避免无意中增加父母心理上的落寞感。两代人只有更多地站在一个平台上对话,才能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为代际关系的良性发展增添更多活力。
对年长一代而言,也要与时俱进、善于学习。信息时代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业态、新模式和新观念不断涌现,如果不加快脚步,代际沟通的隔阂会越来越大。学习融入终究是大势,年长一代要与社会发展同步,主动改变思维定式和认知偏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融入数字时代,增强和年轻人在同一个平台对话的能力。唯有如此,才不致成为年轻人眼里的落后“保守者”,进而让两代人以互帮互助的方式产生更多认同和共鸣。
沟通是相互交流的开端,是联络情感的纽带。数字时代已来,唯有积极适应这一新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生活,方能跨越数字鸿沟,让代际沟通更顺畅。(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