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冰雪,点燃梦想。自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以来,随着“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的提出,冰雪运动在大江南北蓬勃兴起,冰雪旅游方兴未艾,冰雪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冬奥之火点燃了“冷资源”,带火了中国的冰雪产业。
图源:视觉中国
开启冰雪运动新时代,创造经济发展新机遇。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各地以冬奥会筹办为契机,从“不出山海关”到“南展西扩东进”,冰雪运动正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开拓更广阔的发展领域,唱响春夏秋冬“四季歌”。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和803块室内外各类滑雪场,预计到2025年全国冰雪运动特色校将达到5000所,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已经成为现实。冰雪运动正逐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流,有助于扩大内需、拉动就业,蕴含巨大市场机遇,为实现中国梦贡献着独特价值,彰显着独特风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有了冰雪运动的坚实基础,各地正加紧布局冰雪旅游项目,随着户外高山滑雪场、室内滑雪场、冰雪世界等景区的建成开放,冰雪旅游快速升温。2020-2021雪季,全国冰雪旅游人数2.3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3900亿元,激发了巨大的冰雪消费和旅游潜力。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冰雪旅游还存在规模配套不足等系列问题。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方面,要借助北京冬奥会的东风,加强对冰雪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丰富冰雪民俗、冰雪体育、冰雪节庆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微博“大V”等前来打卡聚集人气,让人们多方位感受冰雪魅力,将大众热情转化成持久的兴趣。另一方面,要推动冰雪产业融合发展,完善改进旅游公共基础设施,提供住宿、餐饮、康养、文化等服务,让冰雪旅游从过境经济向消费经济跨越,最大限度挖掘冰雪旅游的潜力。
冰雪经济既是现代产业,更是现代生活。从吉祥物“冰墩墩”成为顶流团宠,到头盔手套、雪靴雪板等雪服套装增添时尚元素,再到造雪机、压雪车、拖牵索道等装备设施保障要求提高,冰雪经济影响面广、潜力巨大。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战略规划,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10000亿元,要用全新思维审视这一新业态,打破时间、空间和行业的限制。扎实做好冰雪产业的规划,注重政策的支持引导,为冰雪产业注入更多文化、科技元素,推动中国冰雪产业做大做强,让冰雪产业成为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的支撑点。同时,乡村是得天独厚与生俱来的冰雪运动场所,要充分利用乡村地理优势与资源优势,把冰雪经济和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冰雪产业,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多创业、就业机会,促进增收致富。
北京冬奥会让冰雪运动的种子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为更多人带来健康与快乐,为美好生活增添时代光彩,释放了“热效应”,与产业发展碰撞出绚丽的“火花”,中国冰雪经济前景可期。(南方网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