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作出部署,正式启动“天网2021”行动。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行动将开展重点案件集中攻坚,对近年出逃、县处级以上、涉案金额较大、政治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外逃案件进行挂牌督办,持续加大对金融、国企、政法和民生领域外逃腐败分子追逃追赃力度,做到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提升到国家政治和外交层面,纳入反腐败工作总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推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14年6月,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追逃追赃工作协调机制建立,设立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简称“中央追逃办”),标志着追逃追赃工作一个崭新起点。
“只要尚有一人在逃,追逃追赃就不止步”。据统计,2014年至2019年,全国共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7242人,其中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1923人、“百名红通人员”60人,追回赃款185.76亿元。去年,虽受疫情等不利因素严重影响,“天网2020”行动依然力度不减,共追回外逃人员1421人,其中“红通人员”28人,监察对象314人,追回赃款29.5亿元。追回外逃人员总数仍创2014年中央追逃办成立以来第二好成绩,仅次于2019年;追赃数额与2014年以来的平均值基本持平。这些重要成果,释放出党中央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强烈信号,同时也彰显了我们党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公敌、国际社会的毒瘤,损害法律尊严,侵蚀社会公平正义,是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仅维护了党纪国法尊严,而且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我国针对国际追逃追赃创造性提出的 “零容忍态度”“零漏洞制度”“零障碍合作”合作三原则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积极响应,并被写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通过的《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追逃追赃高级原则》。此外,廉洁丝绸之路建设已写入中国与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一带一路”双边合作文件、反腐败合作谅解备忘录,廉洁丝绸之路合作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追逃追赃是正义之举、是民意所指人心所向。近几年来,“正风反腐”持续位居全国两会热词榜榜首。反腐败工作成果“扫黑除恶,打击‘保护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追逃追赃‘天网行动’”等均获得网民高度认可。前不久闭幕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强调,“深入推进反腐败国际合作和国际追逃追赃”,并对深化一体推进追逃防逃追赃工作作出部署。追逃追赃工作涉及国内、国际两个战场,司法、执法、反洗钱等多个部门,协同推进、叠加发力、联合作战,才能产生政治、外交、反腐、社会综合效应最大限度;突出重点、攻坚克难、穷追猛打,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把追逃追赃的步子越迈越大、把反腐败的“篱笆”越扎越紧,推动反腐败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坚强保障。(南方网尹贵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