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地评线】南方网评:让个人碳账户“小账本”释放更多绿色“大活力”

2022-11-10 11:52 来源:南方网

  又是一年“双十一”,快递进入了旺季,“个人碳账户”也持续升温。北京、广东、浙江、上海、四川、河北等地推出包括个人碳账户在内的碳普惠举措,帮助居民算清“碳账”,推广绿色快递形成新风尚。打开账户,碳排放场景应用、积分兑换、减排排行等多个版块,让公众增加减碳绿色行动的参与度和互动体验感。

绿色出行。图源:张铁环/千龙图像/视觉中国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量的53%。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消费端碳减排不容忽视。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绿色理念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在政策推动下,个人碳账户多点开花。北京等多地区及中信银行等多家企业陆续推出个人碳账户,用数字化手段将消费者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产生的碳减排情况记录到个人碳账本中,帮助企业和居民算清“碳账”,为公众参与减污降碳提供重要抓手,提高全社会减排效率和意识。

  然而,我国的碳减排任务还任重道远。就外部情况而言,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中后期,能源需求仍处增长期,能耗强度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的过渡时间是60-70年,而我们只有大约30年。能耗强度差距大、能源需求总量高、过渡时间短,这些都意味着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难度和力度要比发达国家大得多。就内部发展而言,现下“个人碳账户”发展不健全,各大企业一哄而上,不仅缺乏科学测算,还片面夸大减排效用,过度收集数据以至于引发信息“裸奔”。减碳行为越来越“商业化”,偏离了公益的导向。

  从全局看,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势在必行,必须加快转变用能方式,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既要在供给端“开源”,也要在寻求端“节流”,以消费者合力助推社会低碳生活方式转型。管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总阀门,就要完善以碳核算、碳账户等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持续拓展碳管理的广度、深度与精度,实现多头、系统、循环的碳管理。

  从“小账”算,电子支付一次兑换5克碳排放,骑车一分钟兑换1.8克碳排放。这点排放量看似与我国数以亿吨计的碳排放总量相隔千里,但任何“小”都是14亿人口总和之“大”的基础。普通消费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如果有越来越多普通人将减碳作为日常消费习惯,实现宏观层面的减碳目标亦能乘上加速引擎。

  从长期看,把个人消费领域的碳排放权交易加入碳市场,可谓事半功倍。如果消费者都拥有采集与核算标准统一、隐私保护完善的“个人碳账户”,且与制造商、金融业、政府之间实现多源信息互联互通,确保碳排放计量的真实性、准确性,那么个人就可以形成绿色资产、绿色信用,进而有望参与碳汇项目开发。从“减碳”公益出发的随心之举到“卖碳”经济的经营行为,加之政府、企业多渠道的宣传和激励措施,个人碳账户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碳减排的理念中来,就能够倒逼上游制造商加快绿色发展,进而使供应链上的碳减排环环相扣、彼此促进。

  自然是“大我”,人类是“小我”。以“小账户”为抓手,释放更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大活力”,将我们的未来与生态前景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全体中国人民值得奔赴的新理想、新境界。(王宇昕)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