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创办于2007年的中关村论坛,以高端化、国际化、实效性的特点,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劲健脚力,点亮了大时代里的多彩生活,不断为人类带来福祉。与此同时,中关村论坛历经多年发展,不仅成为了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更是一张世界闻名的鲜亮名片,产生了巨大的正溢出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办中关村论坛,共议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共商全球创新规则和创新治理,促进各国共享全球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重要指示,为中关村论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本次中关村论坛更是全球瞩目。这不仅是因为论坛定位进一步提升、论坛影响进一步扩大、论坛成果进一步落地,亮点多多、期待满满,还在于本届论坛主题—“智慧·健康·碳中和”,重点围绕论坛会议、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前沿大赛、技术交易、配套活动6大板块展开,助力深化科技开放合作,推动中关村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正是这个预期,吸引着外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驻华使节、全球知名及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踊跃参与、出席论坛。
习近平在贺词中强调,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这是以人民中心发展理念在科技领域的生动展现,是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坚持的方向和原则。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2项灭活疫苗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累计向全球供应疫苗34亿剂,为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试想,没有这些研究成果,又如何保障人类的健康免受病毒的戕害,又怎能满足人类生产生活新要求,继而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创新探索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其中很多生动比喻醍醐灌顶、深入人心,比如“命门”“先手棋”“篱笆墙”“三级跳”“双轮驱动”“沃土”等等。他曾经对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的外方代表深情地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创新成果应惠及全球,而不应成为埋在山洞里的宝藏。”我们发展科学技术,不仅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要为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
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中国视新冠疫苗为全球公共产品,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力争让所有国家、所有人群都能买得起、用得上,就是最为有力的证明。在致贺时,习近平再次强调,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更好增进人类福祉。中关村论坛作为全球性、综合性、开放性科技创新高端国际论坛,向世界发出邀约,共同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作出贡献,为增进人类福祉插上科技翅膀。大国担当、日月可鉴,宽广胸怀、山河为证。(南方网雷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