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人们为两位院士逝去而悲恸,深情缅怀两位杰出的科学家。
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退休对我来讲是不存在的,只要身体好,能工作就行了。”“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趁现在身体还可以、脑瓜子还没糊涂,我还可以继续工作,继续做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我要鼓起勇气继续干下去,从‘90后’一直搞到‘100后’!”一生奋斗在杂交水稻事业上的袁老,从未停下科研的脚步,面对外国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质疑,袁隆平决心向“饥饿恶魔”挑战,从“三一工程”到如今的两分地养活一个人,一直在实现着他的“禾下乘凉梦”!他还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如今,袁老实现了自己的承诺,至死未退休,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禾下可乘凉!诚如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给袁隆平的颁奖词曾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室里,也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一个人生命有限,你不抓紧一下就过去了,所以我要抓紧时间,分秒必争,为国家,为人民多干点事。”他把手术台当作报效国家的平台,把挽救病人生命作为毕生追求,视病人如亲人,创造了世界医学领域的无数个第一,是我国医疗和科研战线上一盏永不熄灭的无影灯。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成功切除世界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为世界上年龄最小的病人切除肝母细胞瘤……从风华正茂到鲐背之年,从医70多年,吴孟超完成了1.6万余台肝脏手术,自主创新了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推动中国的肝病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诚如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胡占凡这样评价吴孟超:吴孟超总以无尽赤忱善待病人,以赤子之爱对待肝胆外科事业。医者仁心,一个伟大的医者,不仅凭医术,更凭仁爱感动世人。吴孟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医学泰斗。
西沉就不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我们无法抵御浪潮,但会永远记得灯塔。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两颗小行星,一颗是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一颗是编号为17606的“吴孟超星”——两位科学家对人民对人类的贡献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一切为了人民,他们以满腔热血和激情,尽好一份责任、捧上一份心血,生动诠释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新征程上,我们更当从杰出科学家身上汲取力量,矢志创新、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南方网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