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1日,是第17个中国航海日。今年航海日活动的主题为“开启航海新征程,共创航运新未来”。
我国是拥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的海洋大国。壮大海洋经济、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维护海洋权益,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近年来,我国的航海科技不断发展,在重大水工工程、集装箱全自动化码头、绿色航运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目前,我国水上运输、船舶建造、渔业产量、船员数量等指标稳居世界前列,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成为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航运大国。
航运,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早在1405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七下西洋,拉开了中华民族走向远洋的序幕,从此打通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门。如今,我国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约95%的国际贸易货物量是通过海运完成的。2020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45.5亿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亿标箱,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到2020年底,我国海运船队运力规模达到3.1亿载重吨,居世界第二位。从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到海上丝绸之路,充分展示出我们从航运大国迈向航运强国的铿锵步伐,展示出中国自主创新科技的强大。
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联系纽带,海洋越来越成为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舞台。海上通道是对外贸易和进口能源的主要途径。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是保障海上航行自由安全的需要,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民海军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迎来建设发展的新机遇,开启历史性跨越的新航程,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逐步发展成为一支能够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海上武装力量。
海洋的和平安宁关乎世界各国安危和利益,需要国际社会共同维护。近年来,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积极推动世界各国共享海洋。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到大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从参与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行动,到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从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关规则制定与实施,到落实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不仅为全球海洋治理与资源合作共享提供了智慧和方案,更是用行动促进了海上互联互通, 推动了海洋文化交融,维护了海洋和平安宁。
茫茫大洋、蓝蓝海波,蕴藏着人类对更好更快发展的共同愿望。从古代航海“天下大同”到如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变化的是越来越强大的中国航海事业,不变的是开拓探索、睦邻友好的航海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奋进者、搏击者,中国将继续向着深蓝色的海洋进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新的篇章。(南方网尹贵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