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明确提出“九不准”要求,“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不准随意延长中、高风险地区及封控区、管控区的管控时间”等,条条皆有所指,条条深得民心。
疫情防控一刻不能松懈。当前,虽然上海、北京等地区疫情趋于稳定,但是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近日内蒙古等局部地区就又出现了新的聚集性疫情。鉴于严峻的形势,疫情防控必须要紧抓“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这是被实践证明过的有效经验。
疫情防控要紧抓,经济发展也要稳住,更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一道缺一不可的多选题而不是单选题,对于各地来说,这也是对于智慧、水平和能力的考验。
为了防控疫情,一些地方将防控政策“简单化”、搞“一刀切”,甚至是“层层加码”,导致一些车辆滞留在了高速上,一些人员被无情劝返。如此做法虽确实维护了一地的安全,但是简单粗暴“一刀切”的措施肯定会“伤及无辜”,且这样的做法明显阻滞经济社会发展,与双统筹的要求明显背道而驰。
杜绝“层层加码”。图源:人民视觉
提出“九不准”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经济血脉畅通起来,尽可能地避免人员出行难,哪些事情不能做有了明确的要求、具体的依据。这势必会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针对性,而不是一有疫情出现,一些地方就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推动“九不准”落到实处,既需要坚定的执行力,也需要担当的“铁肩膀”。之前,一些地方的防控政策简单化、一刀切,归根结底在于怕出事、怕担责。
“九不准”既是疫情防控之策,更是促进经济发展之举,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经济社会恢复运行创造条件。只要我们铆着劲、齐心干,就一定能够闯过眼前的险滩和困境。(高永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