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网评
65岁的村民林伯依靠白水寨的自然环境,养起了蜂蜜,如今年收入达十多万元。
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对百姓来说,“钱袋子”越鼓,生活越有保障。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40年来,就业渠道更加多样,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一项项改革的红利正在惠及每一位劳动者。(8月22日人民网)
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打破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模式,充分调动了广大民众辛勤劳动的积极性,广大民众的劳动收入也因此芝麻开花节节高,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更加多样的就业渠道,到更高的可支配收入,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劳有所得”在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不仅得到了实实在在地体现,而且含金量越来越高。
一则有保障,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作为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促进就业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相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但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基本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资料显示,201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达7.76亿人,比1978年增加3.75亿人。城镇新增就业自2003年建立统计制度以来,年均达到1178万人左右。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再上新台阶,连续5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累计帮扶8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110万去产能职工得到妥善安置;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均突破750万,年底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2018年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83%,6月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4.8%,均处于近年来的低位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二则有质量,就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在就业方面,人们不仅希望能就业,更希望就好业。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就业结构逐步改善,就业的渠道越来越宽了。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就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由1978年的0.95亿人增至2017年的4.25亿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3.7%上升至54.7%;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7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87亿人,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转折,2014年城镇就业人数首次超过乡村。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0.49亿人增至2017年的3.49亿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由12.2%上升至44.9%,第三产业占主导的“倒金字塔形”就业结构进一步形成。从不同经济类型看,随着私营和个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17年末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达3.41亿人,占到城乡就业人员的近半数。凡此种种表明,广大民众就业的质量越来越高
三则有提高,就业所得节节攀升。让普通工人的劳动付出和所得收入成正比,让工资增长和国民经济增长成正比,让“干多挣多”成常态,这是对劳动的真正尊重,也是普通工人的最大民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快速增长,不仅仅是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广大民众的劳动所得也在稳步提高。资料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2016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从46769元提高到67569元,年均名义增长11.1%。2017年更上一层楼,平均工资达74318元,比上年增加6749元,同比增长10.0%,增速比2016年加快1.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2%。2012年—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10元提高到25974元,年均名义增长11.5%,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已基本同步甚至高出经济增速,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果正在惠及全体劳动者,人民群众期盼更满意的收入已经照进现实。(南方网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