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网评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图为柔宇科技全球首条类六代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南方日报 朱洪波 摄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总结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8月8日人民日报)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走过改革开放40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大力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我国产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发展道路,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跃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并取得积极进展,产业基础实力不断增强,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为完备的工业体系。
鲜活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比如,40年来,我国产业总体规模不断壮大,农产品供求关系明显改善,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比1978年翻了一番,肉蛋菜果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17年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4.3万亿元,规模相当于1978年的175倍。再比如,4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成效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强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重大工程稳步实施,服务业向高效优质发展迈进,信息、物流、电子商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互联网+”广泛融入实体经济,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28.2%、47.9%、23.9%调整为2017年的7.9%、40.5%、51.6%。
改革开放激发活力,创新转型增强动力。40年来中国产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很重要的在于三方面因素:一则严格按经济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尽量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同时,在市场失灵领域积极作为,着力解决产业发展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二则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不断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制度,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增强产业发展动力。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推动多双边贸易和投资发展,发挥外资对产业提升的积极作用,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三则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时调整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模式,根据形势变化,主动从利用后发优势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转变,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利用向更多集成创新、自主创新转变,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应用转化,形成各主体协同、全方位推进的创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增强综合国力、增进人民福祉的基础支撑和根本保证。展望未来,有过去40年产业发展所奠定的雄厚基础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只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定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南方网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