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13亿“饭碗”盛满沉甸甸的改革红利

2018-10-11 09:14 来源:南方网 尹贵龙

  40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从1978年的3亿吨提高至2013年的6亿吨。现在全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人均占有粮食从1977年的297.7公斤上升到2017年的444公斤,增加了49%。我国不仅解决了百姓吃饱饭的问题,而且正从“吃饱”向“吃好”转变。(10月10日《经济日报》)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对老百姓而言,生活中绕不过去的莫过于一个“吃”字。在40多年前,中国老百姓可吃的东西却十分“吃紧”。那时,吃的粮食大多以粗粮、糙粮为主,还经常不够吃,更别说有没有营养,只要能填饱肚子就知足了。由于当时物质匮乏,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就算有钱也不能想买多少就买多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大多数人一年到头能吃上一回肉就算是过年了。当时的水果品种也很少,看到吃苹果的人,真心叫“羡慕妒忌馋”啊。

  仓廪实、天下安。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成功实现了由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粮食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创造了用全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养活近20%人口的奇迹。2004年至2015年,我国的粮食生产突破性实现了“十二连增”,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生产史上的“传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并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做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调联动,不仅有力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也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40年来,中国粮食从统购统销到合同定购,从保护价收购到托市收购到价格支持政策,再到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种粮农民持续稳产稳收机制基本理顺。近几年,我国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优粮优价的市场运行机制正在逐步形成,粮食生产由过去的“重产量”向现在的“重质量”转变。40年来,13多亿人民实现从“吃不饱”到“吃得好”的转变,实现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的转变,实现从“下馆子”到“网上买”的转变。百姓“饭碗”里的每一点变化、“舌尖”上的每次刷新,都是一个个家庭、一代代人幸福升级的见证,都溢满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滚滚红利。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有着“中国绿色米都”之称的建三江考察时,双手捧起一碗大米,说出了这八个意味深长地的字。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显得尤为重要。总书记的话,字字千钧,如重锤响鼓敲打在心:解决好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中国人的饭碗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当前,我国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库存充裕,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轻言粮食问题过关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无论什么时候,“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让我们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使粮食之基更牢靠、发展之基更深厚、社会之基更稳定,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让13多亿人民吃得更安全、更健康。(南方网尹贵龙)

编辑:林湄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