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十艘载人飞船在极端严寒的西北戈壁星夜奔赴太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于11月30日清晨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在中国人的“太空家园”。根据计划,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完成首次在轨交接,“新乘组先上去,老乘组再下来”的轮换模式将成为常态,这也意味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的时代。
图源:新华社
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有两个航天员乘组在“太空会师”,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神舟载人飞船来访,空间站首次建成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组成“三舱三船”的组合体……一个个“首次”,标刻着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高度;一次次突破,书写着航天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中国航天取得的重大成绩,并强调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神舟飞船到天宫实验室,再到空间站组合体、“T”字基本构型的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太空居所不断扩容,折射出载人航天30年来的跨越发展,标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跨越发展、伟大变革,离不开梦想牵引、创新驱动、实干赋能。正是因为中国航天人始终怀着光荣与梦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航天强国建设才得以迈出坚实步伐。
飞天圆梦,是一场“接力跑”。太空奇迹,源于一代代航天人的筚路蓝缕、薪火相传。神舟十五号乘组接过的,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更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据了解,在此次任务中,神舟十五号乘组将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实施3-4次出舱活动,完成梦天舱扩展泵组和载荷暴露平台设备安装等工作;验证货物气闸舱出舱工作模式,与地面协同完成6次货物出舱任务,挑战不小,使命光荣。展望未来,工程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开展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开发、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追求。1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向联合国/中国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研讨会致贺信,表达了共同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共同福祉的信念。中国始终致力于同各国一道,加强交流合作,和平利用外空,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空间站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将来还会有各国航天员、科学家的面孔。
“太空会师”举世瞩目,“航天强国”铿锵阔步。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以“太空会师”为新起点,全面开启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中国航天人的脚步必将迈得更稳、更远、更铿锵有力。(郭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