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端稳“中国饭碗”彰显稳增长底气和定力

2019-08-08 08:58 来源:南方网 秦仲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向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方的格外重视。国家统计局7日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实际增长40倍,年均实际增长5.5%。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表明农业农村经济得到长期持续的稳步发展,“中国饭碗”始终端得牢靠,这也是中国经济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的底气和定力所在。

  抓好“头等大事”彰显发展智慧。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始终把把“三农”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仅彻底告别“吃不饱”的历史,而且有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时刻绷紧,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始终坚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红线,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端牢“中国饭碗”彰显战略定力。“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仅显示出中央对粮食安全、农业发展重要性的深刻洞察,而且显示出筑牢“三农”这一中国经济发展根基的战略定力。按照中央重农抓粮的政策部署,各地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在严把耕地红线的同时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18年全国已建成6.4亿亩高标准农田。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口粮自给率达到100%,人均粮食占有量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7%。“中国饭碗”装“中国粮食”,既保产量更重质量,守好了“三农”这个战略后院,牢牢稳住经济社会全局的“稳定器”。

  稳固“大国粮仓”彰显民生担当。稳农固粮,最直接的收益者是人民群众。一方面,各地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培育壮大龙头示范企业,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切实提高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实现全国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农村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8元,增长6.6%,分别快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0.3和0.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米袋子”更充实,“菜篮子”更丰富,“果盘子”更多彩,有力地推动了消费水平的升级,逐步实现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吃得便利”转变,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南方网秦仲)

编辑:杨雪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