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已经到来,今年的消费维权主题是“提振消费信心”。这样应景的主题,契合了当下的发展语境。
图源:视觉中国
当前,国内消费市场在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侵犯消费者利益的事情,让消费者心情难言美丽,也影响到消费信心。这些情况的存在给“提振消费信心”立起靶向、出了考题。
提振消费信心需要法律积极寻找抓手,给予消费者“轻推一掌”的信心提振。为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广东省消委会将“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的评选,列入今年“3·15”总体工作安排。自今年1月开始,发动全省消委会在全系统受理的40多万件案例中层层筛选。从“延期交车还加价,侵害权益损形象”到“美容店偷换产品致伤害,消委会助力维权获赔偿”,再到“违规收取水表费,合力监督解民忧”……每个经典的案例,都是法律在现实层面的伸张。在“看”与“思”之后,老百姓对消费权益保护也多了一份认知、添了一份笃定。
消费者热议的话题,就是需要持续开展工作之处。“电信类增幅最大,套餐扣费等投诉飙升”“‘考公’培训火热,机构问题凸显”“医药及医疗用品需求大,相关投诉快速上升”“家政服务投诉激增,行业发展有待提升”“美容美发热度不减,医美问题更受关注”……从广东处理消费者投诉的相关案例来看,民生相关行业成为问题高发区,这恰恰是“提振消费信心”的使力所在。
提振消费信心,从老百姓关心的事上做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强总理在记者会上就表示,“客观地说,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牢GDP增加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更关心的一定是自己身边的具体事。”提振消费信心,就映照出这番朴素的道理。守护老百姓权益需要细之、实之、久之,在消费场景的良性发展中,我们乐见“小有小的期盼,大有大的展望”。(姜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