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地评线】南方网评:“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彰显深情与担当

2020-06-10 09:32 来源:南方网 高谭

  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考察。这个社区常住居民13000多人,其中近一半是少数民族群众。社区广场上,习近平同居民们亲切交流。他说,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提到这句话。正如金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张丽萍深有感触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问得细、想得实,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习近平总书记一再重申“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既是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深情牵挂,也是党对各族人民群众作出的铿锵承诺,彰显出人民至上的领袖情怀和为民担当的领袖风范,激励着各族人民向着幸福未来团结奋进。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暖着少数民族人民的心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切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念念不忘要让少数民族人民早日过上好日子。“精准扶贫”首次提出就是在湘西十八洞村,云南独龙族率先实现整族脱贫后发去热情洋溢的贺信,而当莫拉佤族村人民沉浸于“摘帽”喜悦之时又勉励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多少次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调研,多少次与乡亲们围坐在一起话家常,多少次给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做出指示,“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总是念念在兹,温暖着当地广大干群的心,也坚定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彰显党的初心和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金花园社区考察时指出,各族群众携手并进,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决定了致力于全民族的团结进步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前进方向。政策扶持、对口支援等一系列有力举措确保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的脱贫攻坚实践,正是党的领导和国家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鼓舞民族大团结携手奋进。“党和政府持续不断努力,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不懈奋斗,今后的日子一定会更好更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同金花园社区居民交流时讲的这番话,道出了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辩证法,既要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也要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团结一心、接续奋斗。少数民族陆续如期“摘帽”的脱贫攻坚实践有力说明了这一点,也展现出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干部和群众昂扬向上、迎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族人民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一定能够用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南方网高谭)

编辑:杨雪   责任编辑:王沛容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