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厦门,电影人云集。11月19日至23日,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此举行,这是电影界的一次盛会,是电影人讲好中国故事再出发的起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电影节上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电影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殷切嘱托,自觉担当使命责任,不断推动新时代电影事业繁荣发展。”不负伟大时代,不辱肩负使命,中国电影人已然在路上。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广大电影人以此为基本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近年来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电影作品,塑造出一大批经典银幕形象,实现了人民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不仅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凝聚人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化交流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更在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生动地讲述着中国故事。
先进理论指导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电影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新时代电影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精神动力,中国电影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电影的题材、内容、手法更加多元化。《流浪地球》的广受好评和票房的巨大成功,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也可以拍好科幻电影;《战狼》系列、《红海行动》《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等电影的叫好又叫座,证明主旋律电影也可以拍出新角度;《我不是药神》《亲爱的》等现实题材电影的走红,证明中国电影一直有着关照现实的温度……中国电影人用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努力践行着“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理念。
中国电影的快速发展,中国故事的广受欢迎,不仅体现为佳作迭现,更表现在各个方面。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600亿元,我国电影市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全国银幕总数突破6万块,稳居世界电影银幕数量首位;观影人数达到17.16亿,较2012年的4.4亿实现大幅度增长;电影票房前十名大部分被国产电影所占据……一组组数据形象地说明,“中国出品”已经成为全球电影的亮丽品牌,电影中的中国故事正日益扩大着影响力。
成绩是催人奋进的号角。中国电影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实现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跨越,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为时代、为人民创作,中国电影一定可以做到既有数量又有质量、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用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南方网高永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