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夏收已自南向北拉开序幕。作为夏粮最早成熟的麦区,西南麦区冬小麦面积达1500万亩左右,占全国小麦产量的4.5%,收获已过三成。在全国多地,大量农机在田间穿梭忙碌,助力农业生产降本增效。
图源:视觉中国
夏粮主要包括夏季谷物、豆类和薯类等,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作为重要口粮的小麦产量占夏粮产量的九成以上,对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5月11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表示,今年小麦有望再获丰收。确保颗粒归仓,收获是关键,“卖得出”是底线。
但适逢夏收大忙,天公有些不作美。今年入汛较早,比往年提前8天。尤其自5月5日以来,受强降雨影响,我国南方地区2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条河流超保、2条中小河流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近日,华南、江南中部南部、西南南部等地又遭遇强降雨,以大到暴雨为主,局部地区大暴雨。受其影响,广西、广东等省区暴雨区部分中小河流面临超警压力。夏收叠加汛期,必须防汛抢收两手抓,确保力量跟着汛情走,抢收抢在成灾前。
面对灾情,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绷紧粮食安全之弦,夯实责任、密切协作,把防汛和夏收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确保落实落细,尽力做到“两不误”。一手抓住防汛,备齐备足各类应急物料,确保备得足、调得动、运得出、用得上、不误事;一手紧抓抢收,调足人力和机械,确保不失时机,能收则收、应收尽收,决不让胜利在望的丰收打水漂。
立足“抢”字,粮食不到手,心里不罢休。把握住夏收有利时间窗口,确保夏粮丰产又丰收,如愿归仓。同时,还要紧扣“种”字,抓住墒情条件,尽可能扩大下一茬种植面积,力争在最佳播栽期内完成农事,实现秋粮稳面提质。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迎汛、夏收、防火一把抓牢,无盲区、全覆盖,确保“三夏”平稳安全、实现预期效益。
靠机械改变农业,也要靠机械战胜夏汛。机械化助力农业生产降本增效,也是战胜汛情的好帮手。充分发挥农机优势,夏粮收割与后续备耕一气呵成。多上农业机械,以快制胜,降低成本,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示范带动、政策奖补等措施,调动充足的机械下田,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实现“克汛夺粮”。
强化信息和技术供给,确保抢收不失良机。基层农业农村办、农技站等部门应盯住抢收需要,搞好各项农业服务,根据夏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送技术和信息进村下田。水利气象部门要把钢放在刀刃上,密切监视天气变化,确保气象信息发布及时准确,为夏收提供高效精准引导。基层农机站要派足人手,及时深入田间地头,检修农机具、科学调配机械,有效疏导农机合理流动,保障农机具用时拉得出、打得响。条条块块形成合力,切实为迎汛抢收保驾护航。
地里丰收不算收,进到库里才算粮。抱定与时间赛跑、与汛情争粮的决心,精心组织汛中抢收,田丰仓也满,农民才能增收,饭碗才会端稳。(张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