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使然,也合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从落后的农业国演进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产业、需求、区域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行稳致远在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产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技术水平落后,仅能制造一般吃穿用等生活用品。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5%,吸纳了83.5%的就业人口。70年后的今天,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资料显示,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2%、40.7%、52.2%;就业比重分别为26.1%、27.6%、46.3%,其中三产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比1952年上升23.5和37.2个百分点。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看,2018年三产增加值增速比二产快1.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9.7%,比二产高23.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基本形成。
行稳致远在于需求结构持续改善。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发展水平较低,我国居民消费受限,投资资金匮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一般消费拉动。资料显示,1952年,我国最终消费率高达78.9%,资本形成率为22.2%,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为负。70年砥砺奋进,我国积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着力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需求结构逐步合理化。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4.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6.2%;资本形成率为44.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
行稳致远在于区域结构更加协调。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为改变工业偏集于沿海的局面,我国区域政策强调平衡发展,着重解决沿海与内地的不平衡问题。70年砥砺奋进,总的来看,当前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小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时也比世纪之交明显缩小。资料显示,2018年,全国各省(区、市)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比值为4.5,而1952年为8.1,2000年为10.8;2018年,全国各省(区、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异系数为0.439,而1952年为0.581,2000年为0.686。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快于东部地区,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2012—2018年,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年均增长8.2%和8.5%,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年均增长7.2%和6.1%。
船行大海,难免遇到各种风浪。今年以来,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但从近日中国经济发布的“半年报”看,上半年,我国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均有所改善,比如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9%,比第二产业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比如,需求结构,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巩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在全部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为49.4%,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等等。凡此种种表明,中国经济结构在持续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有理由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按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顺应经济发展大势,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持续优化升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南方网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