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举办这一全球贸易盛会,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4日晚,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再次发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倡议,展示中国发展新蓝图,宣示开放合作新举措,传递出新时代中国坚定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与世界共享美好未来的积极信号。
“四叶草”如期绽放,“东方约”云集万商。不仅老朋友如约而至,更有新面孔慕名而来。进博会这一连续举办了三届的国际贸易盛会,证明其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彰显其作为新时代国际合作重要平台和国际公共产品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作出新贡献。这一点,只要看一看外国人和外国企业眼中的进博会,就知道此言不虚。
“进博会为非洲国家和企业提供了重要平台。”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说,非中团结、多边合作不仅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也是战胜任何其他困难挑战的关键。连续三年参展的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说:“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构建开放和平等的营商环境,对内外资一视同仁,这给包括施耐德电气在内的跨国企业在华发展带来更多便利,让我们更有信心在中国进行长期规划和发展。”“中国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承诺,将不仅限于举办一两次展会,而会转化为持续的进程。这是非常积极的成果。”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阿泽维多高度肯定中国推动开放合作的不懈努力。如此等等,好评如潮。外国人缘何盛赞进博会,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真诚的愿望、宽广的胸怀、尽责的担当。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始终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生动写照,彰显中国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在首届和第二届进博会上,习近平主席都提出了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倡议。本届进博会上,他再次呼吁各国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担的共同开放,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的共同开放,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三个“致力于”,体现着习近平主席关于世界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表达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心愿。
回溯每届进博会,中国都向世界作出扩大开放的庄严宣示。今年进博会上,习近平又提出四项举措,包括有效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引领作用,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数字经济、互联网等领域持续扩大开放,深入开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创新,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通过进博会等开放平台,支持各国企业拓展中国商机,挖掘外贸增长潜力,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疫情后出台的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一视同仁。积极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合作。中国担当,尽在其中。
这些举措都是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都基于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时代潮流,都基于世界人民企求幸福安宁的共同诉求。历史启迪我们,疫情告诫我们,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世界各国只有同舟共济、各尽其责,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信任而不猜忌,携手而不挥拳,协商而不谩骂,以各国共同利益为重,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才能携手创造出人类光辉灿烂的更加美好的明天。(南方网雷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