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富足,最终都会体现在人们充沛的记忆里。
比如,在广州白天鹅宾馆首席运营官张添的印象里,2015年7月15日这天是特别的:经过三年的停业改造,白天鹅重新开门迎客。像1983年刚开业的盛况一样,这次的营业也吸引了很多市民,但是和36年前他们只是来看一看、拍拍照就走的状态不同,现在则是敞开地来饮食、消费。对于休闲和生活,人们有了更多气定神闲的乐趣和自信。
如今,在广州平均每步行3分钟就有一家餐馆,人均年餐饮消费额超过7300元。
“食在广州”的招牌由来已久,却又非羊城的全貌,当你走近,会发现这里的每一面都相当有趣和鲜活。70年带来的改变,润物细无声地点缀在广州的每一处角落,当我们重新审视,会发现这座熟悉城市相当“陌生”。
在位列世界500强的广汽集团里,汽车工程研究院首席技术官Marco Mario Gilardi也有专属于他的记忆。这位瘦削、干练的技术官在广汽研究院的工作时间已经到了第十个年头,“特别勇于创新”,是他对广州的深刻印象。
这样的印象来源于广汽于2010年推出了自主品牌“传祺”,从起步到面世,传祺的研发仅经历了八年的时间。高效的合作团队、顶尖的研发水平,共同造就了广州本土产业的神话。过去大家都说“广州制造”,现在在Marco的耳边,听到的更多是对“广州设计”和“广州创造”的称赞。
除了对于创新精神的热衷,围绕在广州身上的标签,还有包容、开放、公平等每一个人都坚定地相信着的特质。
70年来,人们对广州的记忆,是自主创新的坚毅品质,敢于闯过难关;
是和谐共生的处世智慧,多元的文化共同激荡;
是敢为人先的勇敢乐观,推动城市创造一个个奇迹;
是智能宜居的城市品质,给予居民最便利的生活。
细究起来,我们所习以为常的品牌、建筑和街巷——一事一物,一步一景,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城市的性格基因。当我们对这样的历史肌理了解得越多,就会发现我们的热爱早已无法自拔。
人的记忆,有的厚重,也有的轻盈,却无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润泽和强化,包裹广州的这股洪流,正在重塑独一无二的时代故事。
文/南风窗杂志社 莫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