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的快速发展和今日辉煌,离不开珠三角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其中,地处大湾区核心地带的广深高速,别具标志性意义。作为连接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的“黄金通道”,建成通车20多年以来,被称为“中国最繁忙高速公路”, 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
20世纪80年代,广东“三来一补”企业蓬勃发展,交通运输量陡增。当时,珠三角交通基础设施薄弱, “常堵塞、路程长、耗时多”现象突出。在此背景下,广深高速应运而生,广州到深圳的时间从至少半天,缩短为一个半小时。
随着广深高速上飞驰的车辆越来越多,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看一组数据:1994年试通车时,广深高速日均车流量3.63万车次,到2020年已达65万车次;1994年深圳的GDP总量仅为567.15亿元,2020年达27670.2亿元,增长了约49倍;根据专业机构的评估,2002-2020年期间,广深高速公路对沿线区域经济贡献值超过4000亿元。广深高速,从道路交通层面生动诠释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经济依存度高、互补性强,加快融合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从全国范围看,大湾区定位侧重于科技创新,同时还肩负着湾区内城市融合发展的重要使命。
广深高速,是一条经济融合发展之路。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各有优长和特色。比如,广州、深圳拥有科研、人才资源的优势,而东莞作为制造业中心,地处广深的中间地带,是创新驱动的良好“实验地”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沃土”。依托高速公路网络,东莞不仅可以完成广深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更可以迅速构建起自身的供应链和物流系统。如此,城市功能各有分工,又能产生一体化联动效应,完善大湾区产业发展格局,优化大湾区产业生态。
广深高速,是一条助推科技创新之路。在联通、汇聚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上,广深高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集聚广深高速沿线和周边高科技企业、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加快了各种要素资源和服务的顺畅流动和聚合。广州、东莞、深圳,甚至香港和全球的科技知识资源、金融资源、产业资源等,共同支撑大湾区科技创新快速发展与提升。比如,在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软件产业策源地的天河科技园,聚集科技企业2000多家,培育出了一批“独角兽”企业,成为初创型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在深圳,2020年该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从2015年的4700多家增加到18000多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已发展为我国高科技新兴产业的标杆城市。
广深高速,是一条加快城市群建设之路。通车20多年来,广深高速让广州、深圳率先跑起来的同时,也带动背后一整张珠三角城市网。比如,以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汕尾为主的“深圳都市圈”形成,并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深度融合。今天,连通广深两地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构成的快速交通已密布成网。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掀起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必将为广深沿线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引擎,更有力助推大湾区将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南方网洪骁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