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4个地市有了当地首所本科高校,于9月迎接首批新生。同时,梅州、潮州也在今年秋季拥有了当地首所高职院校。至此,广东实现本科、高职院校21地市全覆盖,全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高教大省”广东的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二,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贡献巨大。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广东高教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省内高教资源分布很不均衡,高校多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而粤东粤西粤北的高校,特别是本科高校,较为稀缺。
发展高等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多年来,广东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发展版图不断重塑,基于原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安排而作出的高等教育发展布局,已经与广东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不匹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打造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要求广东在高等教育布局和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方面加快补上短板,策应和服务湾区建设大局。
对此,广东科学应对、积极作为。早在2016年,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就提出,加强粤东西北地区高校建设,采取多种支持方式,促进高等教育资源下沉到中等城市和产业聚集区,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力争实现每个地市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的目标。力补中等城市高教资源之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是其鲜明导向。
在今年粤东粤西粤北新增的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上,该导向都有着充分体现。比如,广工揭阳校区的专业布局和学科发展瞄准广东省先进材料、绿色石化、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广海大阳江校区今年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参加招生。新增的6所中医药、幼儿师范、航空等高职院校,无一不有着鲜明的专业特色、行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的重点目标,都共同指向了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也是重要的民生工作。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本科高校的建成启用,让更多学生可以就近就地上大学。今年广工揭阳校区录取的新生,就有4.6%来自潮汕地区。可以说,这些新高校的出现,也折射了近年来广东在推动教育发展、中国“智造”以及提高民生福祉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和大力作为。
当下的广东,既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也肩负着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时代重任。把高教大省建设成高教强省,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今年广东实现本科、高职院校21地市全覆盖,是从高教大省走向高教强省的一大步。此举使全省高等教育办学办学空间进一步扩大,将有力助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发展格局,在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上,迈出新的步伐。(南方网解晚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