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是在珠三角本土诞生、发展并最终定型的一种方言,是广府民系最基本,也最典型的文化识别标志。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几个方面的文化要素,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致力于保护本土文化,增强地区民众的归属感,传承好这门古老的方言是粤港澳大湾区人的共同责任。
粤语,又称广东话、白话,是广府民系使用的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中部和西南部、广西东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全球范围内超过一亿二千万人使用粤语。由于粤语保留了大量古代汉语的特征,成为除了普通话以外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中国方言。
粤语在珠三角地区诞生并形成
粤语是在珠三角本土诞生、发展并最终定型的一种方言。中国古代,长江以南广泛分布着众多土著部落。从商代中晚期开始,这些土著部落控制了越来越大的地区,形成星罗棋布的一个个族群,他们后来被北方人统称为“百越”。“越”就是“人”,“百越”就是“很多人”的意思。而在珠三角生活的族群,被称为“南越”,是百越中的一个分支。
商周时代的百越人处于史前时代,所使用的百越语言与北方汉语截然不同,它只有音节,没有文字,是一种带有自己特点的独立语言。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北边邻居楚国的强大兴盛,一些楚语也随着战争和文化交流进入了南越地区,比如现在粤语所说的“睇”(看)、“仔”(孩子),都是源于古楚语。所以先秦时期,珠三角的南越人讲的大概就是融入了一些古楚语的百越语。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通过南征把岭南地区收归版图。秦军副将赵佗建立了割据政权南越国,赵佗就是南越武帝。他所率领的秦军成为岭南第一批大规模的北方移民,他们在珠三角定居下来,与当地百越人通婚融合,同时也带来了北方语言。从这时开始,珠三角地区的方言中增加了北方语言的成分,粤语作为一种糅合了中原语言、古百越语、古楚语的方言,走上了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从东汉末三国时代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频仍,引发北人南迁高潮,给珠三角方言带来更多北方汉语成分。唐朝建立之后,由于政府修建了新路,沟通了五岭南北,使大唐文化大量涌入岭南,在唐朝北方汉语的影响下,珠三角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形成了规范、完整的体系,使早期粤语得到发展。今天的粤语语音系统,和隋唐时的语音系统存在着相当完整的对应规律。粤语到宋代基本定型下来,明清时期的粤语和现代粤语已经基本相同了。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的一些粤语词汇如“心抱”(媳妇)、春(卵)、闹(骂)等都和现代粤语完全一致。
从粤语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这门方言就是在珠三角地区诞生、发展并定型的,它是广府民系最基本,也最典型的文化识别标志。
粤语的几种文化要素
当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剖析粤语,就会看到粤语包含了几种文化要素。
第一种是百越文化。粤语中有大概20%的词汇是古代百越语。现在的壮族、黎族、瑶族也是百越族的后裔分支,他们仍然在使用这些百越语。比如“嘥”(浪费)、“踎”(蹲)、“呢”(这)、“嗰”(那)、“度”(地方)、“呃”(欺骗)等等。
第二种是汉文化。粤语里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汉语成分,很多日常用语本身就是古代汉语。比如“卒之”(终于)、“畀”(给)、“几时”、“几多”、“行”(走)、“颈”、“翼”、“斟”(讨论)、“皆因”、“若果”、“无他”等等。又由于粤语保留了隋唐时代的语音系统,保留了入声,所以用粤语诵读唐诗就特别押韵顺口,铿锵有力,跌宕有致。
第三种是海外文化。珠三角方言很早就和海外文化发生联系,东汉时全国有两个佛经翻译中心,一个是洛阳,另一个就是广州。“佛陀”“南无”等佛教名词都是用当时的广州方言音译的。到了清代中后期,广州口岸一口通商,大量西方文化传入岭南,粤语中就产生了许多外文翻译词,比如“沙发”(sofa)、“朱古力”(chocolate巧克力)、“晒士”(size尺寸)、“冧巴”(number号码)、“多士”(toast烤面包)、“士多”(store商店)等等。类似这样的说法已经被广府人所广泛接受。
第四种是珠三角本土文化,包括一些自创自造的方言字词,如“嘢”(东西)、“揾”(找)、“喐”(动)、“曱甴”(蟑螂)等等。又有一些很有地方特色的惯用语和谚语,如“炒鱿鱼”“食死猫”“装假狗”“叹世界”等等。广府地区气候炎热,旧时绝大部分民众一辈子都没见过雪,所以粤语方言中常把“冰”和“雪”混淆,比如把冰棒说成“雪条”,把冰箱说成“雪柜”。又因为珠三角地区水文化丰富,很多词汇都和水有关,比如“散水”(分头走)、“威水”(神气)、“醒水”(警觉)等等。
这几种要素其实和粤语的发展历程紧密联系,这些语料都是在珠三角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地道说法,与广府地区的发展息息相关。
粤语的价值和影响
粤语在广府地区甚至全世界都具有重要影响。首先,粤语有助于广府文化遗产的保存及其推广。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工具。无论是书面记载还是口口相传,都必须通过语言。粤语是广府地区最重要的方言,它作为语言工具承担着传承并发展广府传统文化的使命。每一个以粤语为母语的人都能够通过这门方言了解先辈各种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接受其文化传承。
其次,粤语既保留了先秦百越语成分,又保留了大量隋唐北方语音,是一门鲜活的古老方言,是一种挂在嘴边的语言化石,这本身就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岭南地区的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
再就是,粤语方言的使用增强了广府民系的凝聚力。对话时说同样的方言,所谓“同声同气”,可以为对话人提供同种文化识别标志,从而迅速拉近对话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这种民系内部的凝聚力从全球范围来看,正是海外粤籍华人华侨团结、友爱、互助的基础。粤语带给华侨亲切感和思乡情怀,在海外出生的华侨也会因为这门代代传承下来的方言而产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粤语是中国多种方言中流传得最广最远的,它随着海外华侨的足迹而扩散到世界各地。世界多个国家城市都有唐人街,如旧金山、纽约、温哥华等老牌唐人街区的第一语言就是粤语。旧金山更由于粤语人群太多,部分公交车线路还使用英、粤双语报站,连唐人街以外的一些商场销售人员也能说上几句粤语。粤语在海外的传播和传承也使许多无形的广府文化传统得以在异国他乡保存。
粤语与其它文化品种结合,又发生新的化学作用,产生了很大影响。辛亥革命以后粤语和粤剧结合,粤剧开始用粤语演唱,使粤剧发展到一个辉煌的时代。上世纪60年代后,粤语在香港又逐渐与西方流行音乐结合,才有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粤语流行歌的黄金年代。到了今天,全国大江南北几乎所有KTV都有粤语歌,可见这门方言与音乐的结合所产生的巨大艺术魅力是没有地域限制的。
粤语历史源远流长,在珠三角地区产生发展,经过长时间的语言交流融合而定型,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几个方面的文化要素,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现在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包容开放的文化湾区,保护和传承好这门古老的方言就是大湾区人的责任。这也需要我们致力于保护本土文化,增强地区民众的归属感,把文化自在变成文化自觉。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文化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