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荔红蝉鸣的季节,在“中国荔乡”茂名的荔枝园里,一颗颗红彤彤的荔枝已经挂满了树梢,荔枝也迎来了销售旺季。截至6月9日,今年广东地区荔枝销售金额已达1.5亿元。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从曾经的小特产,到如今的大产业,荔枝已经成为广东特色产业的一张明信片。白糖罂、妃子笑、桂味、黑叶、白蜡这些知名的品种,早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水果。推动荔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能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更能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助力。
在茂名荔枝园,果农“全副武装”采摘荔枝。图源:南方日报
打通交通阻碍,提升荔枝的“时效性”。作为广东种植面积最大的特色优势水果,荔枝产业已经成为许多荔农全年的生计。但是,荔枝的“保质期”不长,集中上市期间,荔枝是否能及时运出去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正因如此,提前对接交通部门,完善快递物流,才能保证荔枝从摘下到消费者面前的所用时间最短,确保荔枝的鲜美。一方面,可以和快递部门合作,确保荔枝能够全程冷链运送;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大与铁路部门的合作力度,开行荔枝专列,减少荔枝在旅途中的损耗。畅通的交通运输,才能保证荔枝以最好状态进入市场。
加大创新力度,提升荔枝的附加值。荔枝鲜果需要在当季销售,集中上市难免会压低价格,容易出现“果贱伤农”的情况。因此,挖掘荔枝的内在价值,通过创新品种来延长荔枝销售周期,才能保证荔枝产业得到更长远的发展。例如,可以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共同研发更多荔枝新产品,提升荔枝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新鲜的荔枝制作成荔枝酒、荔枝干、荔枝蜜等深加工产品,这样既能缓解当季荔枝过多造成的销售问题,又能够进一步提升荔枝的附加值,让荔枝真正成为致富路上的“金果果”。
抓牢两个市场,提升荔枝的知名度。进一步拓宽荔枝的销售渠道,就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不断推动荔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加强对古荔植株和特优珍稀种质资源保护,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推广和产品推介,让广东荔枝成为国内的名牌产品,不断壮大荔枝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借助政策红利“乘风”出海,讲好荔枝的中国故事,进一步让荔枝成为国外老百姓喜欢的水果。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广东的荔枝产业有着坚实的基础,只要锚定目标、全力以赴,就能以荔枝产业这个“小切口”,推动农业产业“大变化”,助力更多人通过荔枝发家致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