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经典粤剧旋律改编的《大展鸿图》席卷社交媒体。歌词中这些带有市井气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广东人的松弛感,更映射出粤商在全球化潮流中持守与创新的精神张力,概括为“有名、有才、有情、有料”。
先说“有名”,说起最会赚钱的人,粤商一定榜上有名。从汉代徐闻港的丝绸商船,到清朝“一口通商”广州十三行,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浪潮,广东商人从来没有错过任何一次时代机遇。早期的粤商出海,多从“针头线脑”等民生商品起步,不追求“一本万利”,而是“薄利多销”;改革开放后,顺德家电、中山灯具等均靠“性价比”“实用性”打开市场;即便是当代粤商,如华为、大疆等,也始终以“技术落地”为导向,不搞“PPT式的创新”。重“实利”更重“实效”,不纠结于虚名、概念,这就是广东商人的基因传承。
再来说“有才”。海上丝绸之路,让广府人早就具备全球视野;中原南迁大潮,又让客家人在岭南山地开垦出一片天地;潮汕人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敢闯敢拼,“以海为田”。这种地域、血脉、文化的交融,使粤商具备“开放、坚韧”的底色。而对于“市场边界”的突破,粤商也从来不局限于“岭南一地”,明清时就活跃于东南亚、欧美,如今更是依托大湾区,将贸易网络延伸至全球。
“有情”。首先体现在对乡土的眷恋与反哺。近代粤商跨越山海寄“侨批”回家,改革开放后华侨返乡投资建厂、修桥建校,当代粤商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振兴,这种“饮水思源”的反哺精神,早已成为粤商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此外,粤商深谙“和气生财”之道,注重在商业往来中建立信任与情谊,潮汕商帮有“喝功夫茶谈生意”的传统,广府商人有“牙齿当金使”(一诺千金)的信誉。新时代粤商更是将这份“情”升华为企业社会责任:腾讯设立“科学探索奖”支持青年科学家,碧桂园“雨露计划”项目开展贫困地区农村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粤商始终以行动诠释“达则兼济天下”。
最后再来说“有料”。作为“中国制造”的领军者,粤商不仅在传统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还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创新技术的应用,正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目前,广东经营主体超2000万户,占全国10%,在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广东上榜企业54家,且半数以上为民营企业。这些科技与先进制造企业的崛起,正是粤商持续创新、精益求精的有力体现。
如今,粤商早已超越地域的局限,成为全球的连接者,更是历久弥新的商业力量。2025世界粤商大会正在召开,这群“最会赚钱的人”,还将续写新的传奇。
脚本:曹晓静、江海燕
出镜:江海燕
剪辑: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