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未来风向在哪里?琶洲正用一场比赛给出回答。9月22日,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总决赛及生态赋能大会在广州启幕。这场赛事吸引了全球30多个国家、8000多支队伍参与,参赛规模空前。但它的特别之处不在于“人多”,而在于它真正让人工智能“活”起来,解决了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如何让卫星芯片智能识别交通拥堵?如何融合CT、病理和基因数据,帮医生更精准诊断肺癌?这就是琶洲大赛的核心理念——“产业出题,算法答题”,让算法精准切入政法、医疗、交通、新能源、工业等领域的实际痛点。
其实,让AI技术真正落地创造价值,是全世界都在努力破解的难题。有报告指出,目前全球高达80%的AI项目最终都未能成功,根源就在于技术开发与实际应用脱节。但琶洲通过集聚大量深耕垂直领域的企业、落地170多个行业大模型,让AI真正走进工厂、医院和城市管理,形成“应用热潮”。
广州市也在全力推动AI赋能各行各业。AI是广州产业体系中的重点方向,市里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推进生态建设,还布局了融合算力体系,智能算力规模超过1.2万P,为大模型训练铺好了“高速通道”。
技术的价值,终究要看它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琶洲算法大赛用最务实的方式,为AI落地探出一条可行之路。或许不久的将来,这里总结出的“琶洲模式”,能成为AI发展的中国方案。
脚本、出镜、拍摄:秋巽
剪辑:曾吴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