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一碗13块钱的面,老板和顾客撕得不可开交,闹出了一个两败俱伤的反转新闻。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郑州一家面馆的老板在网上吐槽说,有三名成年女子带着四个小孩到店里吃面,只点了一碗面,还想给孩子续面三次。老板解释道:虽然店里给免费续面,但只适用于“一人一碗”。他还晒出了账单,称这7人只点了70多块钱的餐品。
网民被忽悠得团团转,连媒体也纷纷下场评论,狂喷顾客爱贪便宜。然而没几天,事情就反转了。原来,顾客还点了凉菜、涮牛肚、羊排,总消费140多块,却被老板空口白牙砍掉一半。双方已经签了调解协议书,老板事后却违规开直播、发视频,不仅不给未成年人脸部打码,还阴阳怪气地说“把面倒了也不给七匹狼吃”。
本来,“一人一碗”这个规则模棱两可,老板舍不得续,顶多是死板了点。但他掐头去尾说人家“只点一碗面”,给顾客打上“薅羊毛”的标签,这也太会算计了。免费续面本来就是个噱头,顾客真来了,他又不乐意了;顾客给个差评,他就恨不得将其除之而后快。这样的店,谁敢去?小便宜就像芝麻,口碑就像西瓜,如今他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了几根面条砸了自己的招牌。
更让人深思的是,为啥一点小摩擦,最后演变成了全民公审?网络时代的毛病正是如此:情绪跑得比真相快,网友被人当枪使,对垒的双方都成了炮灰。不是谁闹谁就有理,更不是谁掌握了镜头,谁就掌握了舆论。试图用春秋笔法带节奏的人,迟早会被舆论反噬;本来想网暴别人,没想到网暴了自己。
说来可笑,一点鸡毛蒜皮的事,现在要靠法院的传票来收场。较真可以,别踩着别人的脸面较真;维权没错,可别一张嘴就颠倒是非。面能续,人心要是凉了,可就再难暖回来了。
脚本、出镜、拍摄:王沛容
剪辑:曾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