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家上市公司,把“董事长讲话心得”玩成了送命题——超一个字罚五块,少一个字也罚五块,381位打工人里,最高罚款近七千元,为公司奉献出了开年的第一桶金。
这场大戏的剧本堪称一波三折:公司要求全员研读董事长2600字讲话,再反刍成800—1000字的“小作文”。结果有人写到2398字被罚6990元,每个标点符号都值一碗热干面;有人多写3个字也被扣了15块,连在路边吃个猪脚饭的资格都被剥夺。在通报最后,公司还“大发善心”,宣布罚款超过两百块的一律打折到两百块——它该不会觉得,这样的慈悲为怀,能让员工喜极而泣吧?
面对舆论风暴,公司搬出“强化制度管理”的遮羞布,声称要“严管厚爱”。翻译成人话就是:“我罚你是为你好!”——毕竟董事长刚在年会上高调宣布提升员工福利,转头就上演“罚款总动员”,这波川剧变脸,连三星堆面具看了都要喊声祖师爷。
这哪是写心得?分明是大型服从性测试现场。当企业把“800—1000字”框成楚河汉界,本质上是在宣告:你的思考必须装在领导定制的套子里,多一寸是野心,少一分是懈怠。建议下次同步检测心电图,感悟不够激动的每秒罚五块。
劳动监察部门的脸,都被这货打肿了。律师直言这就是新时代“周扒皮行为”——1982年《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封面都快压不住了,毕竟这文物2008年就进了博物馆。罚款是行政机关的权力,不是阿猫阿狗都能玩的。天源环保这波操作,相当于在法治社会开黑煤窑,还贴出“文明矿井”的招牌。
当企业把制度变成抽打员工的教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法盲的狂欢,更是权力焦虑的投射。毕竟在环保行业增速放缓的当下,薅员工羊毛比治理污水简单多了。这边建议直接开发“天源写作AI”,输入董事长讲话自动生成1000字±0误差的马屁范文,说不定还能申报个高新技术企业。只是不知道,当“严管”沦为行为艺术,这张“二次创业”的蓝图里,还装不装得下“人”这个字?
脚本、出镜:王沛容
拍摄、剪辑: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