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有一说一 | 千年商脉延绵不绝 广东开放底气永存

2025-10-18 13:03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江海燕

  为什么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广州?看完“互利天下:广东外贸一千年”大展,相信你肯定有自己的答案。这场特展10月15日与广交会同步启幕,精心遴选广东省博物馆及全国多家文博机构珍藏的逾200件(套)文物,通过文物实证与制度演进的双重叙事,深度解码广东千年外贸历程。

  广东外贸千年不衰,是地理、产业与制度共同作用的成果。

  拿地理条件来说,广东不仅拥有狭长的海岸线与众多天然港口,更关键的是南海水域全年无结冰期、水位深,这意味着船只可全年通航。在古代航海技术有限的背景下,这份“通航自由”是其他沿海地区难以企及的。

  从产业基础看,广东自古便形成了“产运销”三合一的完整链条,唐宋时期潮州窑、佛山窑烧制的陶瓷器皿,以及明清时期的广绣和广彩,为外贸的兴盛提供了丰富的商品资源。

  更重要的是制度的开放,从古代市舶司的管理规范,到近代通商口岸的贸易规则,再到当代开放政策的落地,广东始终是中国外贸制度创新的“试验田”。这种制度上的先行,让地理与产业优势得以充分释放,为外贸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保障体系。

  如果说文物展是广东外贸的“历史档案”,那么正在举行的广交会便是这份档案的“最新章节”,恰好印证了广东外贸千年不辍的活力。本届广交会更吸引了来自21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4万名采购商,预登记人数同比增长10%。这些数据背后,是广东从“地方外贸”到“全球枢纽”的跨越,是新时代广东在全球贸易网络中核心地位的突出体现。

  除了增长速度,更令人瞩目的还有增长韧性。从第一届至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翻了200多倍,从最初的单一商品出口到现在全产业链输出,从“以销定产”到“全球定制”,广东外贸始终在迭代升级,而这份升级的动力,正是源自千年商脉中“敢为人先、互利共赢”的基因。

  千年海潮不息,万里商路绵延。从广东外贸文物展中的一片瓷、一缕丝,到广交会上的一笔单、一次握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广东的外贸史,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演进史。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并非一时之策,而是有着千年历史的支撑。这份从历史中走来的开放底气,会帮助我们在新的全球贸易格局中,续写更多“互利天下”的新篇章。

  脚本、出镜、拍摄:江海燕

  剪辑:纪瑞

编辑:胡伟   责任编辑:江海燕   校对:梁洁萍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