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说,乡村可能是记忆中的故乡,也可能是向往追寻的“诗与远方”。如今在广东,你会发现许多村庄早已从印象中“灰头土脸”的模样,发展成为人头攒动的宝藏旅游目的地。
在茂名,位于“中国荔乡”核心区的柏桥服务区,联通镇村、景点、农业生产,整合文化展示、非遗体验、农旅消费等功能,成为“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新地标;在惠州,长达218公里的最美旅游公路,串联起南昆山和罗浮山两座岭南名山,连接博罗县和龙门县9个镇、54个行政村和200多个景点,实现“交通线”向“经济带”的转化;在清远,长隆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园运营,带动春节假期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0.66%,吸引外地12.6万游客留宿周边片区;在江门,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为核心打造的华侨文化旅游区,带动周边景点联动发展,推动开平市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0亿元……
这些变化,源于广东对“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的持续探索,蹚出了一条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2024年以来,在“百千万工程”的牵引下,广东遴选了19个片区开展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工作,以农为本、以旅为脉、以文塑魂,催生了一批新业态、新场景,不仅美化了乡村面貌,更激活了县镇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农村土地、农房等“沉睡”资源得到盘活利用,生态工业、休闲产业、现代化服务业蓬勃发展,发展空间拓宽了,整体风貌提升了,村民收入增加了,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广东拥有从高山到海洋、森林到湖泊、田园到湿地的多样化自然景观,孕育了绚烂多彩、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同时兼具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和旅游大省的市场优势,农文旅融合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广东城乡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变,农文旅融合发展迎来新的重大机遇。
这两天,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现场调研及专题会议在江门召开,进一步释放出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信号。相信随着农文旅融合发展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广东乡村全面振兴之路也将越走越宽广。
脚本:胡伟
出镜、拍摄:江海燕
剪辑: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