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和顾客起冲突,这故事也不稀奇。但是同一天、同一个品牌,连续两次跟顾客“打成一片”,这恐怕就是事故了。
6月17日,上海两家“Manner咖啡”门店店员与顾客发生争执,一家门店的男店员与顾客发生肢体冲突,另一家门店的女店员则将咖啡粉泼向顾客。这两起事件有个共同点——顾客赶时间,情绪激动,而员工也没给好脸色。小孩子的世界里才分对错,成年人只会先思考该和谁共情,该站在谁那边。按理说,员工肯定要乖乖赔礼道歉。毕竟做服务的总该有个“规矩”,顾客就是上帝,哪能和上帝顶嘴?
然而这次,有许多网友在同情店员的心情,同样也是在质疑这一点。顾客是上帝,那我是什么?是一个服务者,一个奴才,还是一个有尊严有脾气的人?你站着等咖啡,我站着给你做咖啡,你扫码付钱给我的老板,又不是给我付小费。你让我快一点,我确实做不到;你为难,我也没辙。
但是呢,站在顾客的视角,这又是另一个故事。我花了钱,就想要高品质的服务。我五分钟后要开会,半个小时后要赶飞机,迟到了也会误事,也会被老板骂。抱怨两句你还要怼我,到头来为何受伤的总是我?本来,这个故事或许更接近各位的日常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理应优先维护自己的权益。
但你有没有发现,这两个故事其实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们都是一个普通打工人的日常。在这个时代,我们既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服务者。上一秒或许我在端盘子打工,下一秒我也可以享受一杯咖啡。个体化让我们更加平等,也更加自我,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被看见。打工人不为难打工人,或许正是在自己的本分之外,给予他人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更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商家扮演的角色。有网友反映称,Manner的特点是坚持做手冲咖啡,但规模做大后单量越来越多,却又不多雇几个人,于是压力就给到了员工这边。这些年我们常常讲“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里”,一场严重的车祸,或许也只是因为系统里的地图分配了逆行路线。从源头解决问题,需要那个“两头讨好”的人出出血。
前两天,“胖东来爆改永辉超市”冲上热搜。其实他们也没做什么,只是给员工涨了2000块钱工资,要求工作不得超过8个小时,结果就是服务更好了,门店顾客爆满,皆大欢喜。因为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商家只有尊重自己的员工,我们才会照顾你的生意。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王沛容
南方日报评论员 张宇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