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广东的机关大院格外热闹。顺德的机关食堂飘出阵阵饭香,1200个免费车位向游客敞开怀抱,20元一份的简餐套餐迅速售罄,绘成了一幅公共资源与民共享的生动图景。机关食堂成了游客点赞的“网红打卡地”,这种从“高墙深院”到“餐桌共享”的转变中,藏着城市温暖的待客之道,也丈量着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步伐。
图源:光明网
机关食堂开放看似只是一餐饭的小事,实则精准切中了假日经济的痛点。旅游城市在长假期间常常面临人潮拥挤、吃饭不方便、停车位不足等压力,让游客体验感大打折扣。而顺德机关食堂提供20元吃饱的“国庆套餐”,梅州、汕头等地开放数千个免费停车位,这些举措既缓解了市场压力,又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安心。
从更深层次上看,这反映了政务理念进一步向“服务型”的深刻转变。公务员和游客同桌吃饭,“神秘”的机关大院变得触手可及,这种互动也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
机关食堂的开放热潮,也面临着如何从“节假日限定”走向“常态化共享”的现实考验。运营成本如何分摊?如何避免对周边餐饮业形成挤压?如何平衡食堂开放与机关正常运转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答案。不过,这场让人耳目一新的变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树立起了惠民的标杆。我们不必要求所有机关食堂都为民开放,但应该倡导这种以小见大的服务理念普及到城市管理的各个角落。
当机关食堂成为城市温暖的注脚,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假日经济创新,更是政府周到的公共服务。饭香终会随风散去,但这一举措所传递的开放、共享、服务的理念,将会持久地融入城市的肌理。
南方网、粤学习评论员 王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