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2021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中提及的“未成年人过度消费”现象可谓兹事体大。近年来,互联网对未成年用户造成的网络沉迷、不良内容侵蚀、过度消费等负面影响持续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在微博平台上,#如何破解未成年人过度消费退款难题?#等话题受到广泛关注,有关未成年人消费的提及量高达1256万条。
图源:人民视觉
消费让生活更美好,但前提必须是适度。随着5G发展让生活场景变得更丰富,未成年人在学习、娱乐、社交等多方面的需求都能在网络上得以满足,这种获得感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消费基础之上的。然而,从一些大额游戏充值、大额直播打赏等案例来看,“未成年人过度消费”着实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面对此情此景,很多大人发出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管不了他”的无奈之声。在未成年人在手机上、电脑前过度消费逐渐上升为社会问题之后,多方汇聚成一个共识——破解问题,还需要通过法律法规找到立竿见影的方法。
基于当下和长远的现实语境,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最好礼物。202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明确未成年人直播打赏可退还。透过典型案例,人们感受到了司法对待未成年人过度消费的态度,感知到了司法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温度。
杜绝过度消费,为未成年人成长赋能。很多时候,花钱和快乐并不是正比关系。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选择有度的消费才是正确的之举。让孩子学好如何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有社会力量都要“种好责任田”,而立法立规更要“守好一段渠”。(南方网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