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自2021年6月1日起,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试点保险公司应创新开发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消费者达到60周岁及以上方可领取养老金,且领取期限不短于10年。试点保险公司应积极探索服务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需求。允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适当方式,依法合规为上述人员投保提供交费支持。
中国银保监会即将推行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目标人群定位在新产业、新业态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我国有两亿左右灵活就业人员,他们没有对应劳动关系,不存在接受工资发放,没有被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关系,当下他们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不高,势必面临参加养老保险方式的选择。
从国际上来看,有新加坡那种政府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也有欧美与税收缴费挂钩的积累式养老保险。属于人身险范畴的金融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为人们的养老保障需求提供了更多选择方式。简单来说,到了规定年龄,如果能从更多渠道领取养老的钱,总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由此可以看出,被称为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在可持续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非主要层次的地位。落实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居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头部地位。
按照国家人社部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领取社保补贴,最多不超过缴费金额2/3,最长领取时间不超过5年。广东省制定政策,全面拓宽包括网约车、外卖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渠道,取消了外省籍和本省跨市流动的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参保年限等限制条件,更方便异地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灵活就业人员成了香饽饽,如何参加养老保险,政府人社部门与中国银保监会,竞相提供可资选择的菜单。按照社会保险法,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加社会保险,这与他们不用建立劳动关系获得收入的情况相吻合。谁都无法强制要求参加,人社部门的服务不断在改善优化,金融养老保险天然有着交办退保等便利,这就既要看眼前服务,更要看未来收益。到底选择参加哪个养老保险项目,对每一个灵活就业者来说,都有必要好好了解,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南方网刘维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