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清华妈妈语录”不该满是铜臭味

2022-11-17 11:10 来源:南方网

  “妈妈为什么逼我学习?是为了你将来点餐的时候,可以不看价格。是为了你在累的时候,随时可以打车回家。为了你在外出旅游的时候可以住自己喜欢的酒店……”近日,“清华妈妈语录”成为电商平台销售的网红爆款。该商品有木制相框摆件、也有墙纸形式,内容均为激励孩子努力学习的话语。

图源:视觉中国

  “清华妈妈语录”之所以成为爆款,是因为其内容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在购买“语录”的家长眼中,当孩子不愿意学的时候,“语录”能及时发挥激励、督促、鞭策作用,让孩子产生负罪感,从而赶紧埋头苦学、奋笔疾书。

  对于一些自制力稍差的孩子,“语录”产生的外部推动力的确可能有一些效果,不过,认真分析“语录”,就会发现画风不对。学习是为了什么?“清华妈妈语录”给出的答案是实现财富自由,通俗地说,就是“有钱花”。但是,如果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和“好好赚钱、天天享受”画等号,就会把学习功利化,最终可能导致跑偏。如果把“语录”奉为圭臬,高强度逼着孩子学习,就有可能把孩子变成学习机器,走向“只知道学习”或者“厌学”两个极端。

  学习,不能仅仅是为了物质上的富裕,更应该追求精神上的富足。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最终通过自我实现成就完美人格。努力学习是为了增加选择的机会,也是为了提升自己,更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如果把“语录”中的物质追求换成更全面的追求,更好地引导孩子认识学习、学会学习,才能防止跑偏。

  “语录”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对于不同的孩子,学习方法也要因人而异,不能寄希望于“语录”“秘籍”。“清华妈妈”能够带出“清华孩子”,是汗水、方法、毅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根据孩子的智能类型、天赋特长、兴趣爱好等情况,制定适合的学习目标,进而围绕学习目标细化学习方案,付诸实际行动。

  “语录”可以是商品,但不能满是铜臭味。不能为了大卖而假借“清华妈妈”的名义,更不能把学习的目的窄化为赚钱。要清醒地看待“语录”,理性地看待学习、全面地看待孩子,同向发力、持续用力、形成合力,让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郭雪营)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