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一场以老年群体为中心的“年龄危机”,正在租房市场蔓延。“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的传统观念深深盘踞在房东和中介的脑海,以至于“60不合租、65岁不整租”似乎成了行业“潜规则”。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老漂族”逐渐增多的当下,破除租房市场年龄歧视、满足银发族的租房需求迫在眉睫。
图源:新京报
老年群体的租房需求不容忽视。《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2021年全国有29.9%的老年人没有产权属于自己或者配偶的住房。截至2024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人。相当规模的老年群体无房可住,租房因而成了他们的自然选择。与此同时,因子女异地工作、照顾孙辈等现实原因而产生了阶段性住房需求的随迁老人群体也在不断扩大,他们往往并不符合当地公租房的申请条件,租房是他们寥寥无几的选择。
然而,市场上复杂的现实考量为老年群体旺盛的租房需求浇了冷水。老年人沟通困难,租房过程往往烦琐成交率低;老年人容易发生磕碰,一旦在屋内发生意外,房东可能要担责;老年人身体状况不稳定,万一在出租屋内去世,几百上千万的房子可能变成“凶宅”而贬值……客观来说,房东和中介的这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尊老爱幼”的道德观念无法解决操作上的现实困境,租房给老人可能带来额外的风险,却不会有额外的收益,为了规避“不必要的麻烦”,房东和中介于是对老年租客持有谨慎态度和排斥倾向。这背后,是收益与风险、权利与义务的博弈,为了缓解其中的矛盾,既要倾听老年人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租房需求,也要关注房东和中介的顾虑,替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解决老年人租房难问题,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现阶段,国内多地已出台公租房政策,通过老年人优先选房、放宽老年人申请财产标准等手段,尽可能地为老人们提供容身之地。然而,公租房作为保障性住房,在户籍、年龄上有着严格限制。长远之计,还是要完善社会养老服务和保障体系,打消市场对于风险的顾虑,让将房子出租给老年人不再是一件“麻烦事”。显然,这并非一日之功,但对于每一个正在衰老的个体而言,最有限的就是时间。在社会养老服务与保障体系得到系统性提升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同理心恐怕是为数不多的解法。
“当我老了,我住在哪儿”,这是每个人都将面对的问题。老年人不再居无定所,每个人老了都能有尊严、有安全感地享受生活,我们共同期待这样的未来。
撰文 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