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下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余刚代表就如何发挥广大科研人才作用,如何与港澳高校、科研机构深化合作形成合力提出建议。余刚表示,希望越来越多大湾区科研人员勇于攻克科学和技术难题,紧密结合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需求,把握国际科技前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数据显示,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八年蝉联全国首位,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研发人员、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放眼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超过6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多所全球排名前50位的大学、9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5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丰厚的创新政策礼包、独有的协同创新优势,都为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打造中国科创高地和经济发展超级引擎提供了助力。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广纳贤士,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能不断汇聚创新资源、积攒创新动力,巩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引领地位。为此,要充分发挥港澳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搭建国内外顶尖人才的沟通合作桥梁,以国际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服务自身发展需求。要进一步完善内地与港澳人才的交流制度,以体制机制“软联通”,消除人才跨区域、跨领域合作障碍,促进粤港澳三地创新优势互补与差异协同。要切实提高科研人才待遇保障,做优人才环境,重视人才需求,打造有利于科研人才成长发展的软环境。
创新驱动,质胜未来。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健全粤港澳科技合作机制,深化粤港澳和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动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湾区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澎湃的新动能。
撰文 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