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不给钱就炸号,“封号圈”动用“私刑”是玩火!

2025-02-18 12:57 来源:南方网

  一个隐匿在多个短视频平台里的“封号圈”群体浮出水面。近期,有媒体接获大量关于短视频平台恶意举报、封禁他人账号的投诉。多个受访者称,“封号圈”群体通过恶意举报,封禁他人账号,或获得快感,或敲诈牟利。

来源:澎湃新闻

  不给钱就封号,“封号圈”何以如此肆意妄为?媒体报道显示,“封号圈”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有的“移花接木”,利用抓包软件抓取与对方的聊天记录,再将聊天记录篡改为情色、暴力、诈骗等违规内容,然后向平台举报;有的“无中生有”,通过P图伪造违规聊天记录,或寻找用户首页、视频内容、评论区的漏洞进行举报。甚至有的还能操控违规词汇的严重程度,随意决定他人账号的封禁时长。这个群体通过恶意举报封禁他人账号,手段恶劣,目的更是五花八门。一些博主苦心经营,只因拒绝了炸号者索要“保护费”,便只能眼睁睁看着被封号而无可奈何。

  更令人震惊的是,“封号圈”内部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衍生出拜师收徒的乱象。圈内按等级划分为T0、T1、T2,“师父”以66元至500元不等的价格收徒,传授所谓的“炸号秘籍”,“徒弟”还可再收“徒弟”。圈子里的人以封别人账号为荣,还会拿封号恐吓他人。能用“师父”“徒弟”串联起等级分明的“封号圈”,可见该圈子规模不小;把伤害他人、压制他人当成引以为傲的资本,把网络平台的举报功能当成敲诈勒索的工具,可见该圈子气焰之嚣张。如果任其肆意“野蛮生长”,可能导致“以恶治恶”、网络暴力和恶意举报行为不断蔓延,污染互联网生态。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期待,也是管网治网的重要目标。然而,“封号圈”的存在却让它充满了阴霾。面对这一乱象,快手已着重治理“封号圈”滥用举报功能的违规行为,对违规用户进行处罚;抖音更是联合公安打掉3个恶意举报窝点,封禁大量水军账号。然而,“封号圈”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狡猾地利用字母、谐音等方式躲避平台监管,将“封号圈”改为“fh圈”“凤凰圈”等,继续躲在网络暗处作恶。网络平台有必要完善举报流程,加强举报监管,动态更新关键词语库,及时过滤问题“教学”视频和信息,不断提升核实和鉴别能力。同时,畅通申诉渠道,尽量清晰地还原事实、明确是非曲直、公正公允处理,不仅不能让“被泼脏水”者无端被罚,更要对恶意举报者严惩不贷。

  “封号圈”无权封号,动用“私刑”无异于玩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恶意举报他人并导致其账号被封禁的行为,可能构成诽谤罪或寻衅滋事罪。如果举报行为中涉及虚构事实、捏造证据,更可能会涉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诈骗罪。只有提高违法成本,让图谋不轨者付出应有代价,才能以儆效尤,让相关乱象偃旗息鼓。对此,相关部门还需深挖彻查、精准打击,斩断“封号圈”链条,连窝端掉炸号黑手。此外,当用户合法权益遭受不法侵害时,也应及时收集截图、交流记录等证据,并及时向平台举报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撰文 陈长

编辑:胡伟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梁洁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